地名:燕子砭鎮 | 隸屬:寧強縣 |
區劃代碼:610726105 | 代碼前6位:610726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轄區面積:約22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8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燕子砭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古名青烏鎮,街市踞嘉陵江畔,石巖突出山碥形似飛燕,故稱燕子碥,后因傳寫之誤以砭為碥而得今名。…[詳細] |
沈家壩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前夕屬千坵鄉第一保,建國初屬千坵鄉第一行政村,合作化時建沈家壩農業社,公社化時屬千坵公社長青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千坵鎮沈家壩村,1…[詳細] |
棗林壩村 | ~201 | 鎮中心區 | 1949年前夕屬千坵鄉第一保,建國初屬千坵鄉第三行政村,合作化時建星星農業社,公社化時屬千坵鄉紅陽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千坵鎮棗林壩村,199…[詳細] |
沈家坪村 | ~204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沈家壩鄉第一保,建國初屬沈家坪鄉第一行政村,合作化時建金鋼農業社,公社化時屬千坵公社群英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千坵鎮沈家坪村,…[詳細] |
郭家山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前,隸屬燕子鎮第三保,建國初屬燕子砭鄉第一行政村,合作化時建燕子砭鄉九聯農業社,公社化時建民主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燕子砭鄉郭家山村…[詳細] |
青崗坪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三保,建國初期燕子砭鄉地三行政村,合作化時期改建為燕子砭鄉九聯農業社,公社化時改建為紅旗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始建燕子砭鄉青…[詳細] |
島灣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砭鎮第五保,建國初為島灣鄉第二行政村,合作化時建紅星農業社,公社化時改建中心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燕子砭鄉島灣村,1996…[詳細] |
東麗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前夕,廟子嶺村屬燕子鎮第七保,建國初為二郎鄉第2行政村,合作化時期為燕子砭鄉金星農業社,公社化時為金星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建廟子嶺村,…[詳細] |
綠竹溝村 | ~211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四保,建國初期為島灣鄉第五行政村,合作化時為燕子砭鄉建五農業社,公社時期改建為英雄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燕子砭鄉綠竹溝…[詳細] |
潘家壩村 | ~215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六保,建國初屬燕子砭第五行政村,合作化時建潘家壩公社,公社化時建友愛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始建燕子砭鄉潘家壩村,1996年后…[詳細] |
蔡家地村 | ~216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四保,建國初屬燕子砭鄉第四行政村,合作化時期為燕子砭鄉馬家溝農業社,公社化時改建為五福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始建燕子砭鄉蔡家…[詳細] |
寄刀溝村 | ~217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鄉第三保,建國初期新場鄉第一行政村,合作化時建橋梁農業社,公社化時屬新場公社橋梁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新場鄉寄刀溝村,19…[詳細] |
胡家院村 | ~218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二保,建國初屬新場鄉第二行政村,合作化時屬胡家院農業社,公社化時屬新場公社新民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始建胡家院村,1996年…[詳細] |
新場街村 | ~219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二保,建國初屬新場鄉第三行政村,合作化時建新場街農業社,公社化時屬新場公社新場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新場鄉新場街村,1…[詳細] |
中壩村 | ~223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六保,建國初屬中壩鄉第三行政村,合作化時建中壩農業社,公社化時屬中壩公社中壩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始建中壩鄉中壩村。1996…[詳細] |
井田壩村 | ~227 | 村莊 | 1949年前夕屬燕子鎮第五保,建國初屬江萬鄉第四行政村,合作化時建中壩鄉和平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中壩公社中強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始建中壩…[詳細] |
地名由來:
古名青烏鎮,街市踞嘉陵江畔,石巖突出山碥形似飛燕,故稱燕子碥,后因傳寫之誤以砭為碥而得今名。
基本介紹:
燕子砭鎮位于寧強縣西部,地處川、陜、甘三省交界處,北與甘肅省康縣相連,南與四川廣元市朝天區相接。寧青公路從境內穿過,與康燕公路、千大公路在嘉陵江袁家坪大橋交匯。寶成公路過境21公里,設有燕子砭、丁家壩兩個火車站。陜西八一銅礦駐本鎮。1996年5月,機構改革,由原千丘鎮、燕子砭鄉、新場鄉、中壩鄉1鎮3鄉合并為燕子砭鎮。轄28個村,186個村民小組,6810戶,27400人,全鎮總面積227平方公里。2002年元月,再次鄉鎮機構改革,將原竹壩河鄉的林村坪村劃歸燕子砭鎮管轄,燕子砭總面積230平方公里。2002年下半年,全鎮合并4個村,11個村民小組。合并后,燕子砭鎮有25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18
歷史沿革:
清屬寧羌州西路青㭎坪牌。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曾在此建立燕子砭區和新場鄉蘇維埃政府。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燕子鎮。
1949年12月,設燕子砭區公署,轄千丘、張家灣(新場)、嘉陵街(燕子砭)、島灣、二浪河、沈家坪、中壩、八海河8個鄉。
1950年5月,撤銷區及區公署,八鄉分別劃歸廣坪區和陽平關區。
1953年6月,恢復燕子砭區公署為第五區,轄燕子砭、新場、千丘、沈家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