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寇家塬鎮 | 隸屬:吳堡縣 |
區劃代碼:610829103 | 代碼前6位:610829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轄區面積:約4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391人 |
人口密度:約1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寇家塬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明朝寇氏在此建村,因該村坐落在一道塬上,即以其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寇家塬”。…[詳細] |
李家塬村 | ~202 | 村莊 | 明朝李氏在此地建村,因村子居于一道小平塬上,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李家塬”。…[詳細] |
尚家塬村 | ~203 | 村莊 | 明朝尚氏在此塬上建村,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尚家塬”。…[詳細] |
馬跑泉村 | ~206 | 村莊 | 傳說宋朝女將楊清堂騎馬路過此地,馬跑過此地后,有一股泉水涌出,為此孔氏在此建村,取村名“馬跑泉”。…[詳細] |
車家塬村 | ~209 | 村莊 | 明朝車氏在此地塬上建村,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車家塬”。…[詳細] |
田家塬村 | ~210 | 村莊 | 明朝田氏在此塬上建村,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田家塬”。…[詳細] |
慕家塬村 | ~213 | 村莊 | 明朝慕氏在此建村,因該村坐落于一道小平塬上,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慕家塬”。…[詳細] |
李家塔下山村 | ~215 | 村莊 | 因坐落在塬地畔下陷(俗稱塌)處,故取名為“李家塌村”,又因居李家塌村的下方,故取村名“李家塌下山村”,后更名為“李家塔下山村”。…[詳細] |
紅灣村 | ~216 | 村莊 | 明朝薛姓在此建村,因該村坐落在一個小山灣里,灣里的土質為紅色,故以地貌特征取村名“紅灣”。…[詳細] |
東莊村 | ~217 | 村莊 | 明朝此地建村,因該村建居塬的東邊,故取村名“東莊”。…[詳細] |
劉家塬頭村 | ~221 | 村莊 | 明朝劉姓在此山地建村,因該村坐落于一道小平塬頭,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劉家塬頭”。…[詳細] |
楊家塬村 | ~222 | 村莊 | 明朝楊氏居住,因該地系一帶小平塬,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楊家塬”。…[詳細] |
薛下村 | ~224 | 村莊 | 明朝郭氏在此山坬處建村,故以姓及地形渠村名“郭家坬”,后來郭氏衰敗,薛氏居民興盛,故改村名“薛家坬”,又為與同名村相區別,以居住地形方位改村名為“后薛…[詳細] |
后山村 | ~226 | 村莊 | 明朝建村,該處原來遍地桃林,谷名“桃花山”,后來火燒桃林,建村后取村名“火燒山”,為與同名村相區別,以居住地形方位更村名“后火燒山”。1959年經有關…[詳細] |
橫溝村 | ~228 | 村莊 | 橫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家山村 | ~230 | 村莊 | 明朝安氏在此處建村居住,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安家山”。…[詳細] |
磚窯山村 | ~236 | 村莊 | 清朝由薛下村派生而出,因該山建村時有個燒磚的窯,故以原建建筑物和地理特征取村名“磚窯山”。…[詳細] |
李家溝村 | ~238 | 村莊 | 南宋李氏在此黃河畔的溝岔上建村,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李家溝”。…[詳細] |
槐樹港村 | ~239 | 村莊 | 清朝由前胡家山村派生而出,因該地當時槐樹甚多,又是坐落在黃河支流的一道坦灣里,故以地貌特征取村名“槐樹港”。…[詳細] |
廟岔上村 | ~245 | 村莊 | 明朝在此塬上有一座古廟的溝岔上建村,故以寺廟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廟岔上”。…[詳細] |
王家圪嶗村 | ~248 | 村莊 | 清朝王氏在此山圪嶗建村居住,故以姓及地形特征取村名“王家圪嶗”。…[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寇家塬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寇家塬鎮位于吳堡縣城北12公里處,佳吳三級油路縱貫而過。全鎮轄24個行政村,7992人,總面積4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790畝,林地面積4萬畝。境內物產豐富,經地質部門勘探鉆采表明,境內有豐富的煤層和煤成氣資源。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堅持農業穩鎮、林業興鎮、工商活鎮、養殖補鎮,農林商牧并舉、配套互補的指導思想,制訂了“東部抓棗、中西部抓桑、農林牧全面發展,人均百株棗,全鎮萬畝桑”的發展規劃。采取了政策保證,經濟扶持,技術服務,市場引導,鎮、村、聯戶、個體四個輪子一齊轉等辦法,使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調整,生態農業得到迅猛發展。99年起,全鎮退耕還林(草)5000畝。于家圪
榮譽排行: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寇家塬鎮為陜西省重點鎮。
文化旅游:
橫溝溫泉度假區位于沿黃公路吳堡縣寇家塬鎮橫溝村黃河岸邊,地處黃河中游--大峽谷地段,距縣城約12公里。溫泉井深648米,日出水量為8千立方米,水溫33℃至39℃,PH值為7.8,礦物質11.
歷史沿革:
清代分屬永豐里二甲、三甲。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后,設尚忠鄉,屬尚忠鄉。
民國三年(1914年),設吳堡南區尚忠鄉,仍歸尚忠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撤區設聯保,屬馮家峁聯保、宋家川聯保。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建立蘇維埃政權,屬南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吳堡解放,劃為4區,屬李家溝區寇家塬鄉。
1950年,改屬任家溝區。
1958年,成立寇家塬公社。
1984年,改設寇為家塬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