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嵬社區 | 隸屬:馬嵬街道 |
區劃代碼:610481005001 | 代碼前6位:61048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陜D |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據記載,東晉太元十八年(393),馬尾坡松林中,常有盜匪出沒,騷擾地當地庶民經常提心吊膽、日夜不安;朝廷為確保當地庶民安寧,即派一名叫馬嵬的地方武官署理此地;馬嵬到任后,決心“為官一任,安民一方”,他一面籌資聘人,設計繪圖,購料備物,起土動工很快筑成一座城樓巍峨、精美絕倫、固若金湯的城池;同時,又親自率領一隊武林強手,加強城池防衛和追捕盜匪,把這一帶治理得“盜匪銷聲匿跡,百姓安居樂業”;馬嵬受到朝廷褒獎,當地人為紀念馬嵬其人其事,就改稱馬尾坡為馬嵬坡;因這里是古時候從長安通往西域之路的驛站,故改稱馬嵬驛。
基本介紹:
馬嵬社區是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馬嵬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6104810050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10481。郵政編碼為712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10 ,車牌號碼為陜D。馬嵬社區與馬嵬村、東街村、前北鐵村、李家坡村、安家村、龐家村、尚村村、張村村、新堡子村、新莊村、王候村、禮道村、史村村、索寨村相鄰。
周邊相關:
馬嵬社區附近有漢武帝茂陵、馬嵬驛民俗文化體驗園、楊貴妃墓、興平博物館(文廟)、興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點,有興平辣椒、興平大蒜、興平關中黑豬、蕎麥面魚子、秦刀剁面、興平醪糟等特產,有丁蘭刻母、茯磚茶制作技藝、蛟龍轉鼓、旬邑嗩吶、弦板腔皮影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