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耳村 | 隸屬:桑鎮 |
區劃代碼:610481102213 | 代碼前6位:61048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陜D |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張耳是漢劉邦的部將,被封為趙王,死后葬埋在此,因該村位于張耳墓旁,故取名張耳村。
張耳(前264年-前202年),秦末漢初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曾被西楚霸王封為常山王,后被漢太祖劉邦封為趙王。 張耳年少時是魏國信陵君的門客。信陵君死后脫離戶籍亡命至外黃縣(今開封市杞縣東),當時外黃有一戶富豪家有一遠近聞名的絕色美女…… 張耳詳細信息++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 劉邦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張耳村,位于桑鎮政府以南約2公里處。東依湯坊鎮張家村,南臨焦家村,西靠雙山村,北與何耳村接壤。村北是橫貫東西的西寶高速公路,村東緊挨桑鎮老街道,交通便捷。村由張耳村、何耳村和窯上3個自然村組成,轄12個村民小組,548戶,2423人,全村總面積2430畝,耕地1940畝。主導產業為辣椒、大蒜。
村支部書記 、村主任袁爭會
(村名來由)張耳是漢劉邦的好友和步將,死后葬埋在此,村民取名為張耳村。
(村民姓氏及來源)張耳村自古以來以葛姓為主,柴、賈、石、劉姓等分布村中,約占全村人口的20%,主要是外來遷移。
(行政隸屬及演變)張耳村解放前隸屬三解。解放初隸屬一區管轄。1958
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一區管理;1958年后歸火箭公社管理;1960年歸桑鎮人民公社管理;1983年至今由桑鎮人民政府管理;1984年政社分設成立張耳村村民委員會,歸桑鎮人民政府管理。
周邊相關:
張耳村附近有漢武帝茂陵、馬嵬驛民俗文化體驗園、楊貴妃墓、興平博物館(文廟)、興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點,有興平辣椒、興平大蒜、興平關中黑豬、蕎麥面魚子、秦刀剁面、興平醪糟等特產,有丁蘭刻母、茯磚茶制作技藝、蛟龍轉鼓、旬邑嗩吶、弦板腔皮影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