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駱家壩鎮 | 隸屬:西鄉縣 |
區劃代碼:610724116 | 代碼前6位:610724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人口數量:約6848人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駱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湖、廣兩地移民落居于此,得名“落家壩”,后有駱姓變為今名。…[詳細] |
鐘家溝村 | ~200 | 村莊 | 以此地形成街道時間較早,居民的主要姓氏為鐘姓得名。…[詳細] |
松樹村 | ~201 | 村莊 | 以村位于山腳鄰川地帶,且松樹較多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松樹大隊,隸屬鐘家溝公社,1984年改名為松樹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鐘家溝鄉,1996年撤區并…[詳細] |
大興村 | ~202 | 村莊 | 以境內有“大興寺”一座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大興大隊,隸屬鐘家溝公社,1984年改為大興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鐘家溝鄉,1996年撤區并鄉,隸屬鐘家…[詳細] |
李坪村 | ~204 | 村莊 | 以村地較平,早居李姓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李坪大隊,隸屬鐘家溝公社,1984年改為李坪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鐘家溝鄉,1996年撤區并鄉,隸屬鐘家溝…[詳細] |
回龍村 | ~209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回龍大隊,地名普查中因重名,改為龍燈大隊,隸屬駱家壩公社,1984年改為龍燈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駱家壩鄉,1996年撤區并鄉,隸屬…[詳細] |
張家壩村 | ~210 | 村莊 | 以村位于平壩,張姓居多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張家壩大隊,隸屬駱家壩公社,1984年改為張家壩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駱家壩鄉,1996年撤區并鄉,隸屬…[詳細] |
細辛村 | ~213 | 村莊 | 以村建平壩,盛產細辛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細辛大隊,隸屬駱家壩公社,1984年改名為細辛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駱家壩鄉,1996年撤區并鄉,隸屬鐘家…[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湖、廣兩地移民落居于此,得名“落家壩”,后有駱姓變為今名。
基本介紹:
駱家壩又稱驚軍壩,在漢代就有了駐軍,國遇夜驚軍隊而得名,是自古入川的重要集鎮,后國商賈在此倒換騾馬而更名駱鎮。駱家壩革命歷史悠久,早在清嘉慶初年白連教起義軍扎營徐家寨(馬兒崖),位于駱鎮以西2km處,1932年12月紅二十九軍在此建立,點燃了陜南紅么革命的圣火,震驚陜南的“馬兒崖事變”就發生在這里。這里也是紅色交通線的重要驛站,紅軍歷史上有名的“鐘家溝會議”就在這里召開。1934年10月-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實行戰略大轉移,撤離鄂豫皖革0據地,途經西鄉,軍部就設在鐘家溝的玄天觀中,同時召開了團以上干部會議,確定了建立川陜革0據地的重大決議。
沿河而建的駱家壩古鎮,始建于明末清初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駱家壩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14年10月,駱家壩鎮被確定為漢中市市級重點鎮。
文化旅游:
鐘家溝玄天觀會議舊址時代:1932年地址:西鄉縣駱家壩鎮金家嶺村保護范圍:(1)鐘家溝玄天觀會議舊址:舊址基址本體。(2)紅四方面軍73師政治部舊址:舊址本體。(3)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
歷史沿革:
1950年,設駱家壩鄉。
1959年,改為管理區。
1965年,成立駱家壩公社。
1984年,復改為駱家壩鄉。
1996年4月,合并為鐘家溝鄉,鄉人民政府初設于鐘家溝。
2004年11月,將鄉人民政府駐地從鐘家溝遷往駱家壩,鐘家溝鄉也因此而更名為駱家壩鄉。
2008年,撤鄉設鎮,更名駱家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