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銅錢關鎮 | 隸屬:旬陽市 |
區劃代碼:610981112 | 代碼前6位:61098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G |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轄區面積:約1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赤巖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0年,稱赤巖鄉赤巖村;1958年,稱赤巖大隊;1984年,更稱赤巖村;1996年,將赤巖鄉玉七里鄉合并;1998年,將原長安寨村與赤巖村合并,成…[詳細] |
雙河口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解放初期,屬南管區上進農業社;1959年,改名上進大隊;1990年,改名沙陽鄉雙河口村;2003年,將原雙河口村與賀家坡村合并,取名雙河口村;2006…[詳細] |
太山廟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1958年,稱中心大隊;1980年,稱泰山廟大隊;1984年稱,太山鄉泰山廟村;1996年,太山鄉并入銅錢關鄉;1998年,將原羅家溝村、泰山廟村合并…[詳細] |
林家溝村 | ~203 | 村莊 | 1956年,稱暑光大隊;1984年,稱七里鄉林家溝村村民委員會;1996年,七里鄉與赤巖鄉合并;1998年,將原大洼村、紡車溝村、林家溝村合并,成立林…[詳細] |
黃泥坪村 | ~204 | 村莊 | 1956年,屬豐產、三新兩個農業社;1960年,稱黃泥坪大隊;1969年,改稱烽火大隊;1985年,更稱黃泥坪村村民委員會;1996年,七里鄉與赤巖鄉…[詳細] |
金盆灣村 | ~206 | 村莊 | 1950年,稱花園村;1958年,稱金盆灣大隊;1968年,稱高潮大隊;1984年,更稱金盆灣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將原學房坪村、金盆渡村合并,稱…[詳細] |
馬保村 | ~207 | 村莊 | 1956年,屬馬保農業社;1968年,稱東風大隊;1985年,改稱馬保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將原紅石寨村與原馬保村合并,成立馬保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閔家河村 | ~208 | 村莊 | 1950年,稱紅巖村;1957年,稱紅巖農業社;1958年,改稱民主大隊;1985年,改稱閔家河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將趙家瓦房、閔家河村合并,稱…[詳細] |
天寶寨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在1949年,屬赤巖區管轄;1959年,屬赤巖人民公社、興隆大隊;1978年,變更為紅星村;1984年,變更為天保村;2004年5月,更名為水磨河口村…[詳細] |
七里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稱愛國大隊、金花大隊、金星大隊;1985年,稱七里鄉趙家碥村、蓼葉溝村、馬家塔村,1996年,七里鄉與赤巖鄉合并;1998年,趙家碥村與蓼…[詳細] |
沙陽河村 | ~213 | 村莊 | 1950年,稱金富村、李家莊村、蒿坪村、紙坊溝村、吳家鋪村;1968年,稱八一大隊、向黨大隊、建設大隊、富強大隊、繁榮大隊;1984年,更稱傅家坡村,…[詳細] |
連橋村 | ~214 | 村莊 | 1950年,稱沙陽鄉碾盤村、水磨鄉、劉家碥村、小堂子村;1958年,稱沙陽鄉碾盤大隊,劉家碥大隊、水磨鄉小堂子大隊;1967年,稱沙陽鄉紅二大隊、紅一…[詳細] |
水磨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稱水磨鄉橫山村、保安村、永福村、永勝村,梁山村;1958年,稱橫山農業社、保衛農業社、永福農業社、永勝農業社、梁山農業社;1985年,稱橫…[詳細] |
康坪村 | ~216 | 村莊 | 1950年,稱水磨鄉石門村、郝家村、晏家村;1958年,稱石門大隊、郝家大隊、平安大隊;1966年,稱紅武大隊、新興大隊、向陽大隊;1984年,稱水磨…[詳細] |
雙河村 | ~217 | 鎮中心區 | 解放初,屬太山公社;1959年,屬雙河大隊第三生產小隊;1996年,撤太山鄉并入銅錢關鄉,稱銅錢關鄉雙河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撤鄉并鎮,稱銅錢關鎮…[詳細] |
銅錢村 | ~218 | 村莊 | 1950,屬銅錢鄉第三村;1958年,稱銅錢大隊;1966年,稱紅旗大隊;1984年,更稱銅錢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將原穆家溝村、徐家村、鐵桶寨村…[詳細] |
孫家坡村 | ~219 | 村莊 | 1950年,稱孫家坡村;1958年,稱孫家坡大隊;1967年,稱紅日大隊;1985年,更稱太山鄉孫家坡村村民委員會;1996年,太山鄉并入銅錢關鄉;1…[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清代嘉慶五年(1800年)修筑古城關墻時挖出銅錢一窖而得名銅錢關。
基本介紹:
赤巖鎮位于旬陽漢江以南,距縣城50公里,屬巴山山脈中高山地區,海拔在550-1100米之間,東和沙陽鄉接壤,南與銅錢關鄉為界,西和神河鎮相連,北與金寨鄉毗鄰。總面積113平方公里。漢江支流呂河穿境而過,氣候溫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1996年10月撤區并鄉將赤巖、七里二鄉合并組建為赤巖鎮,鎮政府機關駐地赤巖溝口,原區公所機關駐地。
全鎮所轄12個行政村,147個村民小組,3807戶,14266人,其中農業人口13652人,總耕地面積28766畝,其中水田969畝,境內居住有漢族、布依族兩個民族;服務機構設置齊全,有6個鎮屬單位。初級中學一所,完全小學5所,村級教學點11個,在校學生22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武靖鄉一保。
1950年,成立銅錢鄉。
1958年,改為銅錢管理區。
1961年,成立銅長公社。
1984年,改設銅錢鄉,屬赤巖區管轄。
1996年,撤區設銅錢關鄉。
2011年,改為銅錢關鎮。
2015年6月28日,陜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旬陽縣赤巖鎮,并入銅錢關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