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川口鎮 | 隸屬:子洲縣 |
區劃代碼:610831105 | 代碼前6位:61083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人口數量:約7038人 | |
下轄地區: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陽灣村 | ~200 | 鎮中心區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陽灣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詳細] |
新安莊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新安莊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尚家溝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尚家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田家溝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田家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馬家溝村 | ~209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馬家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牛薛溝村 | ~210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牛薛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蛇溝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蛇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詳細] |
川崖根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川崖根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后米脂溝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后米脂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詳細] |
杜溝岔村 | ~217 | 村莊 | 杜溝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香爐溝村 | ~223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香爐溝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袁陽灣村 | ~225 | 村莊 | 袁陽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莊村 | ~227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西莊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詳細] |
樓坪村 | ~228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樓坪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詳細] |
高墕村 | ~231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高墕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詳細] |
祥水溝村 | ~233 | 村莊 | 祥水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常峁村 | ~235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小場峁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吳山村 | ~236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吳家山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候石畔村 | ~239 | 村莊 | 候石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紅花樓村 | ~240 | 村莊 | 紅花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畢家鹼村 | ~244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畢家鹼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林興莊村 | ~260 | 村莊 | 1958年8月,實行公社化,以駐地名稱命名林興莊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詳細] |
地名由來:
鎮人民政府地處三川交匯之處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三川口鎮位于子洲縣城西北十五公里處,總戶數6385戶,總人口24154人,其中男12588人,女11566人,土地面積184326.6畝,耕地面積70722.9畝,其中梯田21645畝,壩地1950畝,水地942畝。
關于小城鎮建設方面,三川口鎮川崖根村委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投入到小城鎮建設中,每戶2間,每間30多平方,全村共有61戶參于了修建占地面積8052平方米,總投資122萬元左右。按照小城鎮規劃,還有一座大橋需要修建,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十分重視,不辭辛苦,上榆林、下西安和有關部門聯系,積極爭取資金,估計投資30萬元興建大橋為時不遠。
文化旅游:
田家溝石城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點:子洲縣三川口鎮田家溝村保護范圍:南至田家溝劉巨海腦畔,西至寨渠溝畔,北至崖窯渠。
馬家溝石城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點:子洲縣三川口鎮馬家溝村保護范圍:東至三川溝(岔巴溝)畔,南依杜梨溝畔,西至馬家溝畔,北至馬家溝畔。
歷史沿革:
建縣前屬綏德、米脂兩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雙湖峪區管轄。
1958年8月,成立三川口公社,后隨縣并入綏德縣。
1961年,復縣后仍為三川口公社。
1984年7月,改設為三川口鄉,轄27個行政村。
1997年12月,改設為三川口鎮。
2001年,西莊鄉并入三川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