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陽村 | 隸屬:南陳鎮 |
區劃代碼:140428108220 | 代碼前6位:1404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來由有二:一說因此地有一河流,逶迤曲折,看上去形似一條龍,傳說鳳凰常來此地光顧,人們認為此地是塊龍鳳呈祥寶地,所以得名為呈祥村,又因此地北邊有10米高的土岸,東邊也有10米高的土岸,東北土岸相連,形似古代城池,人們閑時坐在岸根下娛樂,陽光充足溫暖,久之,好事者商量,遂將村名改為城陽村。二說,傳說此地域范圍的石棺嶺或潛山為上古帝王堯王的墓葬處。從口碑資料說開,此地是塊向陽的地方,堯王生前居住地稱為“城”,堯王死后,他的在世英明永駐民心,當地人為尊其仁,認為他的墓葬之地域亦應稱“城”。因此,后輩將此地命名為“城陽”以示紀念。至今村東牌樓上顯有“紫龍閣”三字。因村委會駐地此村,故名。
基本介紹:
城陽村位于長子縣南陳鄉西南5公里處,全村190戶,人口620人,耕地面積1200畝,屬半山區丘陵地帶靠種植玉米、谷子為主。近年來種植旱地尖椒“新紅旗”200余畝,為旱地蔬菜種植積累下經驗。特別是2009年克服丘陵地區缺水的嚴重困難,自籌資金鉆打機井發展日光大棚20個。全村以黃梨為主的經濟林每年總產量約20萬斤,核桃100余株,人均純收入可達4200多元。
城陽村素有“城陽西堡頭賽過小蘇州”的美稱,因堯王故里而盛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說堯王就葬在城陽村的石棺嶺,與堯王有連帶的堯溝、小人橋、磨盤圪堆、公雞溝、福壽山都因堯王途徑此地而得名。保存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村東金人寺,村西玉皇廟已被省
歷史沿革:
1945年長子縣全縣解放,屬二區管轄。
1956年屬西堡頭鄉管轄。
1958年屬西堡頭公社。
1984年屬西堡頭鄉管轄。
2000年撤鄉并鎮后,屬南陳鄉管轄。
2021年3月轄區劃調整,南陳鄉撤鄉設鎮,現隸屬于南陳鎮。
周邊相關:
城陽村附近有潞酒文化園、仙翁山木化石景區、紫云山景區、長子精衛湖水利風景區、法興寺、九連環大院等旅游景點,有長子大青椒、長雷刺繡、上黨臘驢肉、上黨堆錦、黃家涼粉、長子炒餅等特產,有上黨剪紙、長子炒餅制作技藝、長子鋼板書、長子道教音樂、長子鼓書、長子響銅樂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南陳鎮·城陽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