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倍加造鎮 | 隸屬:云州區 |
區劃代碼:140215101 | 代碼前6位:14021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晉B |
長途區號:0352 | 郵政編碼:037000 |
轄區面積:約66.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倍加造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明代為軍馬場,頭領姓貝,故稱。清同治十年改今名。村委會駐倍加造村得名倍加造村民委員會。…[詳細] |
任家小村 | ~201 | 村莊 | 傳說姓任的最早從陽高縣北沙嶺遷來,起名任家小村。村委會駐任家小村得名任家小村委員會。…[詳細] |
獨樹村 | ~202 | 村莊 | 該村地名因獨樹意為一顆樹。建村前這里有一棵孤樹,所以命名獨樹,村委會駐獨樹村而得名。…[詳細] |
謝疃村 | ~203 | 村莊 | 據傳說明代洪洞大移遷有一戶姓謝,來此處定居,故名。…[詳細] |
東駱駝坊村 | ~204 | 村莊 | 這里原為草地,傳說蒙人在此放養駱駝,故稱駱駝坊,后來漢人在此定居,為與駱駝坊區分,用東西兩個方位加以區別。一說是古道駱駝站。村委會駐東駱駝坊村得名東駱…[詳細] |
西駱駝坊村 | ~205 | 村莊 | 傳說在遼代雁門關以北為草地,生息在這里的部落以牧為生,有人曾在這里放養駱駝,后來漢人在此定居,起名駱駝坊。另一說是古道上的駱駝站,為與東駱駝坊區分,以…[詳細] |
解莊村 | ~206 | 村莊 | 傳說有一姓解的人家在此建村居住,并起名解家莊,后簡稱解莊。村委會駐解莊村得名解莊村民委員會。…[詳細] |
營坊溝村 | ~207 | 村莊 | 古代此村安過軍營。村西有一塊地的地名叫營盤,在農業學大寨期間平整土地時,在這塊土地上挖出過古代軍營的煙灶,證實確系營坊駐地,營盤南有一條溝人們稱營坊溝…[詳細] |
郭家窯頭村 | ~208 | 村莊 | 據說明代由洪洞郭家坡遷來兄弟二人,一人遷居養老洼,一人居此,在此期間掏土窯洞居住,并起名郭家窯子頭,現仍有郭家墳地名。村委會駐郭家窯頭村得名郭家窯頭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傳說明洪武年間,村西三里鋪烽火臺駐守軍,且養軍馬,當時養馬者,多穿皂衣(黑色),后因天下太平,守軍撤,年輕官兵隨軍去,年老的留居于此,洪武十年(1377),由洪洞縣遷來部分移民,定居于此,姓貝居多,起名“貝家皂”。清同治十年(1871),本村田養慶、田有年、張成先、田瑾四秀才議改村名,各寫掌心,展掌而視,不謀而合,都寫為倍加造,意思是倍加努力改造落后面貌。
基本介紹:
一、基本情況
倍加造鎮位于云州區西部,西與大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距市區及區址均12公里,轄9個村,8459戶,18643人,常住人口18427人。鎮域面積6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萬畝。全鎮土地平坦,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和人文自然資源優勢,是云州區主動融入我市打造區域中心城市布局的重要區域。突出“美麗、富裕、幸福”三大主題,推進產業、村鎮、生態建設并舉,打造特色產業樣板鎮、項目建設示范鎮、美麗宜居園林鎮、平安和諧幸福鎮,全鎮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穩健快速的發展勢頭。
二、黨建及干部隊伍現狀
鎮黨委下設1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68名,其中鎮機關黨支部1個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倍加造鎮被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大同縣一區,1950年倍加造、郭家窯頭、營坊溝、獨樹劃為二區,任家小村劃為三區。
1953年區下設鄉,東西駱駝坊屬一區西駱駝坊鄉,解莊屬一區解莊鄉,蔚洲疃、樊莊、謝疃屬一區蔚洲疃鄉。
倍加造、獨樹、營坊溝屬二區倍加造鄉,郭家窯頭屬二區官堡鄉,任家小村屬三區周士莊鄉。
1954年大仁縣時,撤區改為縣轄鄉。
1956年小鄉合并,今所屬自然村劃歸倍加造鄉。
1958年大仁縣撤劃歸大同市郊區東方紅人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