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昔村 | 隸屬:北武當鎮 |
區劃代碼:141128104207 | 代碼前6位:1411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J |
長途區號:0358 | 郵政編碼:03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下昔村,立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因據碑文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村名稱下薛,清嘉慶八年(1803)改下習,故今稱下昔。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下昔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下昔村簡介
下昔村地處北武當山風景區,又是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全村321戶,1122口人,黨員64名,耕地2254畝,2010年人均純收入均1850元。目前正在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前的耕作方式仍舊是傳統的畜力耕種,農產品品種主要作物是玉米、土豆、油麥、谷子,產量較低,勞動生產率不高,但隨著糧價的上漲,收入增長較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大部分是外出打工,居民收入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居住條件相對較好,但是部分孤寡老人居住在土窯洞,養老問題比較突出。
在新農村建設的工作中,下昔村進行了
歷史沿革:
1945年2月方山解放,全縣設三個區,下昔屬峪口(三區)管轄,為行政村;1952年元月區村制改為區鄉制,仍屬三區管轄,改為下昔鄉;1958年至1961年設人民公社化時,下昔鄉改為下昔人民公社,下昔村設管理區;1962年屬離山縣,為下昔人民公社生產大隊;1971年屬方山縣,仍為下昔人民公社生產大隊;1984年9月1日撤銷公社立鄉時,下昔人民公社生產大隊改為下昔鄉村委會;所轄南坡和連家坡兩個自然村;2
周邊相關:
下昔村附近有北武當山、左國城、于成龍墓、南陽溝森林公園、龐泉溝、賀龍中學等旅游景點,有山西肘子、山西老火鍋、方山馬鈴薯、方山麝香、方山杏仁、方山桃仁等特產,有交城毛皮書畫、臨縣道情戲、碗碗腔、文水鈲子、臨縣大嗩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