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武鎮 | 隸屬:方山縣 |
區劃代碼:141128103 | 代碼前6位:1411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晉J |
長途區號:0358 | 郵政編碼:033000 |
轄區面積:約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武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最早僅有十戶人家居住,故名十家莊,后村中出了文秀才,才彰其盛名,遂改名小文村。此后村中又出一武狀元,并因此而習武之風盛行,故名。…[詳細] |
楊家會村 | ~200 | 村莊 | 據傳:該村原址燕溝灣,以董姓為主,得名董家灣。一次大水將村淹沒,居民遷于現址,得名移家會。明嘉靖年間,因陜西銅川楊姓移民來永寧州后,縣太爺查閱”移家會…[詳細] |
西相王村 | ~201 | 村莊 | 西相王村是一個行政村還有一個附屬村(草排咀),全村共有592戶,2180口人。共有黨員82人,全村總收入891.5萬元,人均純收入2780元,村集體年…[詳細] |
東坡村 | ~202 | 村莊 | 東坡村位于大武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由東坡、白家咀2個自然村組成,共389戶1462口人,439個勞力,1476畝,村地面積1382畝,生…[詳細] |
東相王村 | ~203 | 村莊 | 大武鎮東相王村位于北川河東,呂梁大武工業園區中部,有277戶,1206口人,耕地面積1525畝。人多地少,是方山縣自然條件較差的村子之一。
近年來…[詳細] |
相當村 | ~204 | 村莊 |
相當村位于大武鎮北面,緊靠209國道,交通便利,距鎮區3公里。現有人口435戶,1380人,耕地面積2146畝,林地1941畝,年糧食…[詳細] |
保安村 | ~206 | 村莊 | 大武鎮保安村位于大武鎮政府所在地以北2公里處209國道旁,交通便利,信息靈通。該村由保安村、菜地焉自然村組成,全村402戶,1705口人,總耕地面積1…[詳細] |
郭家溝村 | ~208 | 村莊 | 1945年9月9日離石縣解放,郭家溝屬離石縣四區(大武區)管轄,為行政村;1949年屬離山縣四區;1952年區村制改為區鄉制,郭家溝仍屬四區;1958…[詳細] |
大武一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大武一村位于209國道旁苛大線交匯處,北距方山縣城28公里,南至呂梁市區16公里,交通便利,地處集鎮,村內駐有縣鎮機關8個,賀龍中學位于村中心,有著得…[詳細] |
大武二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大武二村位于大武鎮政府所在地中部,古鎮街道穿村而過,全村1410人,黨員31名。
近年來,在任新明、張二星為首的村委班子的有力帶領下,全村人…[詳細] |
大武三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大武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大武四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大武四村位于方山縣與離石區的交界處,并且處于大武鎮中心街道所在地,坐落在209國道旁,北距方山縣城28公里,南至呂梁市16公里,是方山縣的南大門,交通…[詳細] |
舉人頭村 | ~213 | 村莊 | 舉人頭村位于大武鎮西部,距鎮政府所在地約3公里,全村由木瓜、馮家坡、下山、舉人頭4個自然村組成,共284戶1221口人40個勞力,耕地面積3334畝,…[詳細] |
新洞上村 | ~214 | 村莊 | 方山縣大武鎮新洞上村位于方山縣城約25公里,距離大武鎮政府5公里,是一個由新莊村和洞上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全村總人口946人,總戶數260戶…[詳細] |
水源村 | ~219 | 村莊 | 水源村是方山縣大武鎮所屬的一個行政村,北靠楊家村,西連龍鳳村,南接南嶺村,東至王家莊村,全村共有518人,擁有耕地2200余畝,其中退耕還林745畝,…[詳細] |
陽和溝村 | ~223 | 村莊 | 陽和溝村地處大武鎮西部山區,距大武鎮13公里,地處偏遠山區,交通十分不便。全村總面積約1880多畝,現有耕地面積為1298畝,林地面積682.4畝。大…[詳細] |
楊家塔村 | ~227 | 村莊 | 大武鎮位于方山南端,是離石、臨縣、方山三縣(市)的交通要道,是方山縣大鎮之一,距呂梁市16公里。總面積 157.3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59個自然…[詳細] |
店坪村 | ~229 | 村莊 | 店坪村位于山西省方山縣大武鎮西側六公里的三岔路口,是臨縣|、方山、離石三縣的交界處。全村共有280戶,1038口人,我村有一個自然村(孫家山),173…[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該鎮最早僅有十戶人家居住,故名十家莊,后村中出了文秀才,才彰其盛名,遂改名小文村。此后村中又出一武狀元,并因此而習武之風盛行,故名。
基本介紹:
方山縣轄鎮。1958年建大武公社,1984年設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人口2.1萬。209國道過境。轄大武一村、大武二村、大武三村、大武四村、楊家會、草排嘴、西相王、保安、紅羅溝、舉人頭、木瓜里、馮家坡、武回莊、洞上、計莊、雅灣、武家莊、杜家莊、武家墕、連家山、黃背塔、建梁、相當、東相王、白家嘴、東坡、芭溝2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煤礦和焦化、建材、冶煉、加工等廠。農業主產玉米、高粱、谷子,特產西瓜、甜瓜、紅皮蒜。
文化旅游:
鼓樓時代:明地址:方山縣城南鼓樓又稱觀音樓。據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觀音樓記》碑載,創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后又多次維修。1986年至1989年翻修時,將樓整體抬高1.5米。
張叔平烈士故居位于呂梁市方山縣大武鎮大武一村,年代為189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張叔平烈士故居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會賀龍子弟學校舊址位于方山縣大武鎮楊家會村,年代為民國三十六年(1947),2022年12月,被公布為呂梁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地理位置: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大武鎮楊家會村中保護范圍:
東坡諸神廟位于方山縣大武鎮東坡村,年代為明至清,2022年12月,被公布為呂梁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地理位置: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大武鎮東坡村中應牛嘴溝口平臺上保護范圍:以諸神廟本體為界,
歷史沿革:
1971年為大武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銷大武人民公社,設大武鎮;2001年撤鄉并鎮,店坪鄉并入大武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