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積翠村 | 隸屬:積翠鎮 |
區劃代碼:141128105201 | 代碼前6位:1411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J |
長途區號:0358 | 郵政編碼:03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積翠是由原來的(溝門、劉家灣、西灣、西王家溝)合成的一個行政村,2010年在溝門修建了一座寄宿制學校,因為方山以前曾叫過積翠,所以就把學校叫積翠小學,村名也就改為積翠村。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積翠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積翠村位于積翠鄉政府以北2公里,北川河西部,赤紅溝溝口處。積翠村緊臨國道,背倚群山,地勢呈北高南低之勢屬純農業鄉村,森林覆蓋率達59%,氣候宜人,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7度,平均降水量440---650毫米,霜凍期為9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無霜期為90----130天。
村民多以務農為生,春耕秋收,冬備夏用。全村人口620人, 178戶,勞動力342人,土地面積1800畝,人均年收入為850----900元。村級組織有:支部、村委、治保會。支書:劉清平,副支書:高福云,支部委員:高香成。村委主任:劉清平,委員:-全。
積翠村與孔家莊村、赤紅村、劉家莊村、上馮家莊村、東王村、方山村、南虎灘村、麻地會村、大西溝村、胡堡村、郝家莊村、后則溝村、運莊村、石灣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5年2月方山解放,全縣設三個區,積翠屬一區(馬坊區)管轄,為行政村;1952年元月區村制改為區鄉制,仍屬一區管轄,為方山鄉;1954年7月方(山)離(石)合并為離山縣,撤銷方山原建制區,新建圪洞區轄方山鄉;1958年至1961年設人民公社化時,方山鄉改為方山人民公社;1971年屬方山縣,為方山人民公社積翠村生產大隊;1984年9月1日撤銷公社立鄉時,按照方山縣人民政府方政發(1984)56號
周邊相關:
積翠村附近有北武當山、左國城、于成龍墓、南陽溝森林公園、龐泉溝、賀龍中學等旅游景點,有山西肘子、山西老火鍋、方山馬鈴薯、方山麝香、方山杏仁、方山桃仁等特產,有交城毛皮書畫、臨縣道情戲、碗碗腔、文水鈲子、臨縣大嗩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