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師家溝村 | 隸屬:僧念鎮 |
區劃代碼:141034104204 | 代碼前6位:14103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因師姓在此居住而得名師家溝村。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師家溝村被授予山西省第一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2年12月,師家溝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8年10月,師家溝村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06年11月,師家溝村上榜第二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基本介紹:
汾西縣僧念鎮師家溝村,布局巧妙,結構奇特,建筑精美。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在歷經240多年風雨剝蝕及戰亂后得以幸存,如今仍基本完整。
師家溝民居布局充分利用了黃土高原的山坡溝地形態,順勢構思,設計巧妙。它的總體布局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一條環道,三組建筑形成風車狀的村落布局”。具體說就是村中所有院落分成三個組團呈風車狀圍繞在村中心“福地”周圍,院落周圍是一條規則的環道。環道外是村里的作坊、牌坊、寺廟等公共建筑。
據史料記載,師家溝最有名的師家大院民居始建于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為商人師法澤所建。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歷經80余年逐步擴建而成。共有大小三十一座院落
歷史沿革:
明代屬僧念里管理;明崇禎七年(1634)屬梧桐里;1918年實行區村建制,1923年屬一區管轄;1979年12月,屬僧念公社師家溝大隊管轄;1984年12月,改行鄉村制,設立僧念鎮師家溝村民委員會;2020年4月8日,將嶺南行政村的嶺南、要子里2個村民委員會并入師家溝村民委員會,屬僧念鎮管轄至今。
周邊相關:
師家溝村附近有師家溝景區、姑射山風景區、師家大院、汾西鳳凰生態公園、郭村堡佛廟、師家溝古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有汾西梨、汾西山楂、汾西擦圪斗、汾西竹節人參、汾西擦蝌蚪、汾西土豆等特產,有汾西添倉節、手歌、地燈秧歌、翼城花鼓、平陽木版年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