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黃村 | 隸屬:城區街道 |
區劃代碼:140882001216 | 代碼前6位:14088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黃村一帶曾建有黃公廟,用于紀念在其村教書十年的黃石公,黃村東西兩個小村都尊名叫黃村。后來人們為了區分,將東邊的村或稱東黃,東黃村村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東黃村位于河津市城區街道辦事處轄區,南鄰汾河,108國道東西橫穿,距城區7公里,地理區位優勢獨厚,交通便利,人杰地靈,是革命烈士鄧國棟的家鄉。
全村共五個居民小組,2100余人,黨員65名,土地面積45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2000余畝,荒溝荒坡960余畝,村民主要收入來源靠農業收入和外出務工,部分村民以發展大棚蔬菜、養殖業為主,屬典型的純農業村。
東黃村支村委一班人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城區街道黨工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實施科技發展戰略,精心安排部署,強化工作措施,深化農村改革,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不斷加大解決“三農”問題的工作力度
歷史沿革:
清代為艷南里東黃村。
1919年為第一區東黃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為第一區東黃村。
1953年全縣劃為41個鄉為黃村鄉東黃村。
1956年3月,全縣合并為17個鄉為黃村鄉東黃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為黃村公社東黃大隊。
1984年4月為黃村鄉東黃村村民委員會。
2001年為城區街道東黃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東黃村附近有黃河龍門景區、大梯子崖景區、古今天下旅游景區、薛仁貴故里、河津真武廟、高媒廟等旅游景點,有連伯韭菜、晉南牛、龍門梨棗、北原蘋果、山西琉璃制品、龍門麻黃等特產,有河津趙氏中醫正骨法、河津剪紙、河津琉璃燒制技藝、河津轉花燈、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
鄧國棟,山西河津人,1905年出生。1923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25年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平民小學教務主任。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底,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鄧國棟負責太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