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遷村 | 隸屬:陽村街道 |
區劃代碼:140882004202 | 代碼前6位:14088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避黃河水患三次遷徒村址而得名三遷。
基本介紹:
三遷村位于河津市西南角,東臨西窯頭村,西鄰峻嶺村,南鄰太陽堡,北靠西辛封村,耕地500余畝。全村320戶、人口1350人,其中黨員30人,支村委成員5人,有3個村民小組。本屆支村委班子組建以來,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理論的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拼搏,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其中“三遷鑼鼓”更為出名。代表作有同名《三遷迎春鑼鼓》,由宮廷樂器與民間鼓樂合為一體,流傳于現代,在社會上享有很高名望。作為河津市校安工程,三遷村耗資100余萬建成三遷小學。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業,其中以種植小麥、玉米和大棚蔬菜為主,是一個村容整潔、民風淳樸、
歷史沿革:
清代為遠亭里三遷莊村。
1919年為第一區三遷莊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為第一區三遷莊村。
1953年全縣劃為41個鄉為峻嶺鄉三遷莊。
1956年3月,全縣合并為17個鄉為太陽鄉三遷莊。
1971年10月為太陽公社三遷莊大隊。
1983年10月為陽村公社三遷大隊。
1984年4月為陽村鄉三遷村民委員會。
2021年2月陽村鄉撤鄉設街道,改為陽村街道三遷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三遷村附近有黃河龍門景區、大梯子崖景區、古今天下旅游景區、薛仁貴故里、河津真武廟、高媒廟等旅游景點,有連伯韭菜、晉南牛、龍門梨棗、北原蘋果、山西琉璃制品、龍門麻黃等特產,有河津趙氏中醫正骨法、河津剪紙、河津琉璃燒制技藝、河津轉花燈、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