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單寨鄉 | 隸屬:河曲縣 |
區劃代碼:140930202 | 代碼前6位:140930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轄區面積:約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00人 |
人口密度:約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單寨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傳說漢文帝、薄太后到娘娘灘曾在太子店居住,而文武大臣在此駐扎,因而得名。傳說單雄信曾據此設寨,因而得名。村邊溝崖尚有古洞遺址,或曰“單通洞”。…[詳細] |
龍泉溝村 | ~206 | 村莊 | 1957年水溝農業社,1959年6月設水溝管理區,1961年改為水溝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為水溝村民委員會。2010年10月6日,改為龍泉溝村民委…[詳細] |
新林村 | ~209 | 村莊 | 1957年設新林農業社,1959年6月設新林管理區,1961年改為新林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為新林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2019年9月團峁…[詳細] |
上打回頭村 | ~210 | 村莊 | 1957年設上打回頭村農業社,1959年6月設上打回頭管理區,1961年改為上打回頭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為上打回頭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王龍家咀村 | ~212 | 村莊 | 因首建村莊之鄉民姓氏為王,村落所處地形是、似“龍咀”而命名。…[詳細] |
陽漫梁村 | ~214 | 村莊 | 因村莊所處位置地形地貌特征為“山梁”,陽光充足,故名。…[詳細] |
紅崖峁村 | ~217 | 村莊 | 村梁頂有個圓峁,名狀元峁,故名紅崖峁。1957年設紅崖峁農業社,1959年6月設紅崖峁管理區,1961年改為紅崖峁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為紅崖峁村…[詳細] |
馬束坪村 | ~218 | 村莊 | 束馬的地方,以前叫竇家坪,后改為馬束坪。…[詳細] |
瓦窯坡村 | ~221 | 村莊 | 以建筑物窯而取名瓦窯坡。1957年設瓦窯坡農業社,1959年6月設瓦窯坡管理區,1961年改為瓦窯坡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為瓦窯坡村民委員會。并一…[詳細] |
高家寨村 | ~223 | 村莊 | 1957年設農業社,1959年6月設高家寨管理區,1961年改為高家寨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為高家寨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2019年9月沙…[詳細] |
紫河村 | ~224 | 村莊 | 相傳河里漂紙,上有字,未得之,故取名“字河村”。后演變為“紫河”。…[詳細] |
胡家坪村 | ~225 | 村莊 | 因首建村莊之鄉民姓氏為胡,村落所處地形為“坪地”而命名。…[詳細] |
前川村 | ~227 | 鄉中心區 | 因地形地貌為“川地”而得名。前川村居民依法選舉產生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詳細] |
星佐村 | ~228 | 村莊 | 因所處位置地形地貌似“星”而得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產大隊,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至今。2021年2月前川鄉撤銷,劃歸單塞鄉管轄。…[詳細] |
奪印村 | ~229 | 村莊 | 因古時有兩員大將在次激戰,爭奪大印,故名奪印。…[詳細] |
沙坡村 | ~230 | 村莊 | 傳說奪印之戰在此殺傷甚眾,故名“殺坡”,后演變為沙坡。…[詳細] |
地名由來:
傳說隋朝末年,單雄信帶兵路過該地安營扎寨,故而得名。
單雄信(?-620年),別稱飛將,隋末瓦崗軍將領之一。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軍攻打洛陽,單雄信率軍出戰,于是退走。同年五月王世充率軍投降李世民,將單雄信等一干將領全部處死,徐世勣割肉給單雄信,說自己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單雄信吃下后赴…… 單雄信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河曲縣轄鄉。1958年為單寨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南部偏東,距縣城46公里。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0.4萬。轄單寨、新林、團峁、上打回頭、下打回頭、文武坡、東火山、太子店、龍腦角、狄家洼、西坡、后石板溝、王龍家嘴、陽漫梁、前石板溝、水溝、神堂峁1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糜子、谷子、土豆、黑豆、黃芥、胡麻,兼養豬、羊。
歷史沿革:
1953年設單寨鄉。
1958年8月成立單寨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恢復鄉鎮建制,組建單寨鄉。
2001年3月紅崖峁鄉并入,2021年2月前川鄉撤鄉將前川、星佐、沙坡、奪印4個村委會并入。
區劃: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單寨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