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光社街道 | 隸屬:尖草坪區 |
區劃代碼:140108002 | 代碼前6位:14010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轄區面積:約9.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6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簡易社區 | ~001 | 主城區 | 1954年十三冶興建職工住宅,簡易平房做為居民居住。2001年由原簡易8個居委會整合而成。…[詳細] |
七府墳南街一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舊址原是明晉王府的墓地及荒野。晉王朱桐七子朱済熵輿妃子劉氏、楊氏殯葬于此地,朱公子被其父封為廣昌王,其府地稱廣昌王府,亦稱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別稱…[詳細] |
七府墳南街二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舊址原是明晉王府的墓地及荒野。晉王朱桐七子朱済熵輿妃子劉氏、楊氏殯葬于此地,朱公子被其父封為廣昌王,其府地稱廣昌王府,亦稱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別稱…[詳細] |
七府墳西街社區 | ~004 | 主城區 | 舊址原是明晉王府的墓地及荒野。晉王朱桐七子朱済熵輿妃子劉氏、楊氏殯葬于此地,朱公子被其父封為廣昌王,其府地稱廣昌王府,亦稱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別稱…[詳細] |
建工街一社區 | ~005 | 主城區 | 1956年,成立居委會。2001年9月社區改制時由原建工街一、二居委會整合而成。…[詳細] |
建工街二社區 | ~006 | 主城區 | 2001年9月改制將原建工街三委一分二,按地域劃分整合為建工街第二社區。…[詳細] |
光社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光社村概況
尖草坪區光社街道光社村座落在太原市北出口中段以東,村口恒山路南北貫通,全村有農業人口182戶,546人,有黨員15人。光社村作為尖草…[詳細] |
新店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新店村概況
新店村位于光社街辦北側,東至小返鄉后溝村,西北臨108國道,南臨新店-所,全村總占地面積4479余畝,農用地1667余畝,建設用地…[詳細] |
杜家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杜家村概況
尖草坪區光社街道杜家村位于臥虎山路與新店街路口,東至臥虎山路,西北臨新店村,南臨新店街,周邊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交通的便利必然…[詳細] |
地名由來:
此地原是明晉王府的墓地及荒野,晉王朱㭎七子朱濟熇與妃子劉氏、楊氏殯葬于此地故取名七府墳。相傳到了清代,此地始有人居住逐漸形成七府墳村和光社村,村民們住在低矮潮濕的棚屋窯洞內,人們向往陽光明媚,祈禱光明社會到來,故取名光社村。
朱濟熇,晉恭王朱棡第七子,明代第一代廣昌王。宣德二年十月薨,謚號悼平。…… 朱濟熇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光社街道地處尖草坪區中東部。東與杏花嶺區小返鄉、中澗河鄉、澗河街道接壤,南、西南與尖草坪街道相連,西與新城街道為鄰,北與陽曲鎮相交。行政區域總面積9.3平方千米。
文化旅游:
新店永寧堡址位于尖草坪區光社街道辦事處新店村內,年代為明萬歷三年(1575)。新店永寧堡址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第八區。
1955年,屬太原市新城區。
1956年,設光社街道。
1957年,屬太原市郊區。
1958年,屬北城區。
1960年,更名為光社城市管理區,屬尖草坪公社。
1962年,設光社城市人民公社,屬北城區。
1979年更名為光社街道,轄19個居民委員會。
1997年5月,屬尖草坪區。
2001年9月,19個居委會合并為6個居民委員會。
2003年12月,原新城鄉的新店、杜家、光社歸光社街道,改為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