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順城關村 | 隸屬:城關鄉 |
區劃代碼:140781200200 | 代碼前6位:1407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K |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原本是介休舊城北靠城墻的一條街,由于后來的行政規劃,又包括了文家莊、胡家園另兩條街,而后統稱順城廣村。至清代初年則稱順城關,一直沿用至今。據《介休縣志》載:“該關位于縣城之北,沿里城墻從東到西筑一長街。該關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當時關程報東北二面,內外皆為土筑,長一千二百余丈。崇禎十三年,邑人御史張煊奏準,外面易土為磚。”當時稱北關。
基本介紹:
順城關村,顧名思義,是順著城墻的一道關,原本是介休舊城北靠城墻的一條街。由于后來的行政規劃,又包括了文家莊、胡家園另兩條街,而后統稱順城關村。
隨著歷史的變遷,新中國成立后社會的進步,城市建設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如今的順城關村正成為了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已置于整個介休市區的規劃發展區域框架之內,人口增多,耕地減少,居住擴散已是不爭的現實。我村成立黨總支并下設四個支部,全村共有黨員140人,村委行政機構健全完善,統一集中辦公,多年實行為村民辦事一條龍服務,設立有四個村民辦事處(亦稱村民小組),全村現有集體企業一個(順城關農貿大市場),股份制和私營企業七個,引進及外來投資企業五個,個體經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廳確定順城關村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立順城關生產大隊。
1984年撤銷順城關生產大隊,設立順城關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順城關村附近有綿山、張壁古堡、南莊古村景區、虹霽寺、介休汾河國家濕地公園、介休市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介休綿芪、龍須面、介休灌餡糖、銀條菜、貫餡糖、砂子餅等特產,有黑陶制作工藝、介休寒食清明習俗、和順五谷畫、左權開花調、牛郎織女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