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今屯村 | 隸屬:角杯鎮 |
區劃代碼:140821109220 | 代碼前6位:1408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郝家莊,以姓氏得名。又據傳: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敗陳友諒、張士誠后,進攻燕京,路過河東,屯兵守衛于此,起名曰固軍屯,后以諧音改為古今屯。現村內尚保存朱元璋屯兵的“肋肢巷”舊址,古地道亦有發現。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別名朱重八、朱國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推翻蒙元統治,恢復華夏政權,結束民族壓迫制度,恢復民族平等,統一中國;廢丞相、設三…… 朱元璋詳細信息++
陳友諒(1320~1363),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今仙桃市)人。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后,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十九年,殺害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 陳友諒詳細信息++
張士誠(1321年-1367年),原名張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泰州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省鹽城大豐市)。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與弟士德、士信率鹽丁起兵,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稱誠王,國號周,年…… 張士誠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古今屯村位于角杯鄉最北邊,北與孫吉鎮相連,東與耽子鎮相接,萬臨路從村邊經過。全村共有7個居民組,278戶,1181口人,黨員40名。村里主要以農業為主,耕地總面積3966畝,其中水澆地3659畝,主要種植蘋果、葡萄,尤以紙袋花冠蘋果聞名全縣。2013年人均純收入9200余元。
村上沒有村辦企業,沒有集體經濟積累,經濟基礎薄弱,缺乏自我發展能力,村內公用事業發展基本依靠上級部門的支持.近幾年我們在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郝自立的帶領下, 2008年硬化了村級文化活動廣場,修建了舞臺,2011年配備了體育器材, 并借助新五覆蓋的東風,硬化了巷道1700米,并計劃在明年實現巷道硬化全覆蓋.農閑時候廣
歷史沿革:
1958年屬星火公社張吳管理區管轄;1962年由宏土管理區分出,成立古今屯大隊;1984年古今屯大隊改為古今屯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鄉并鎮劃歸角杯鄉管轄;2021年2月18日,依據晉政函〔2021〕35號文件,角杯鄉撤鄉設鎮,古今屯村民委員會屬角杯鎮管轄。
周邊相關:
古今屯村附近有臨晉縣衙、臨猗傅作義故居、妙道寺雙塔、臨猗龍山仰韶文化遺址、臨猗縣王寮村猗頓陵、臨晉文廟大成殿等旅游景點,有臨猗蘋果、吳王渡黃河鱉、北景柿子、臨晉江石榴、臨猗石榴、臨晉醬玉瓜等特產,有鑼鼓雜戲、“醬玉瓜”制作技藝、絳州鼓樂、萬榮笑話、鑼鼓雜戲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角杯鎮·古今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