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教坊村 | 隸屬:猗氏鎮 |
區劃代碼:140821100201 | 代碼前6位:1408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舊時坊內設有書院、文廟等文化機構,興教育士,故名興教坊。
基本介紹:
臨猗縣興教坊村位于縣城北端、雙塔腳下,有著尊師重教、崇尚禮儀的悠久歷史,更以設立敬交社、涑水書院、興教書院而得名興教坊。
興教坊村有10個居民組,587戶,2136口人,黨員77名,耕地2100畝。
近年來,興教坊村兩委結合村實際情況,發揮城中村的地理優勢,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經過艱辛努力。全力實現優質梨、果、棗、糧棉及大棚蔬菜等種植業規劃合理。發展養殖戶10戶,鐵門加工業7戶,食品加工業20戶,服裝加工業3戶,運輸68戶,商飲服務業256戶,截止2010我村群眾人均純收入達到6600余元,在全鎮平均人均純收入排行中名列前茅。另外,村兩委還
歷史沿革:
1958年屬紅旗人民公社雙塔管理區;1959年改為城關公社雙塔管理區;1961年由雙塔管理區分出,成立興教坊大隊;1984年興教坊大隊改為興教坊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興教坊村附近有臨晉縣衙、臨猗傅作義故居、妙道寺雙塔、臨猗龍山仰韶文化遺址、臨猗縣王寮村猗頓陵、臨晉文廟大成殿等旅游景點,有臨猗蘋果、吳王渡黃河鱉、北景柿子、臨晉江石榴、臨猗石榴、臨晉醬玉瓜等特產,有鑼鼓雜戲、“醬玉瓜”制作技藝、絳州鼓樂、萬榮笑話、鑼鼓雜戲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猗氏鎮·興教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