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奪火村 | 隸屬:奪火鄉 |
區劃代碼:140524204200 | 代碼前6位:14052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原名鐸壑,因春秋時期為鐸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后訛傳為奪火。
基本介紹:
奪火村是奪火鄉政府所在地,位于陵川38公里處,全村268戶,840口人,4個自然村,轄區面積1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86畝,林地面積30529畝,牧坡面積5800畝,森林資源及其豐富。平均海拔1360米,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4260元。
共有黨員22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占黨員總數的4.54%。女黨員4名,占黨員總數的18.2%。35歲及以下的黨員4名,占黨員總數的18.2%。目前共有申請入黨人(不包括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8人。
奪火村與望洛村、寺南嶺村、紅葉村、高谷堆村、琵琶河村、勤泉村、魚池村、雙頭泉村、箭眼山村、鳳凰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61年設立奪火生產大隊;1984年撤銷奪火生產大隊,設立奪火村村民委員會。
1945至1953年4月隸屬于奪火第四區,村設置為行政村,1953年5月至1956年4月隸屬于郊底第四區,村設置為合作社管理區,1956年5月至1958年12月隸屬于奪火一類鄉,村設置為合作社管理區,1959至1960年隸屬于奪火人民公社,村設置為合作社管理區,1961至1984年6月隸屬于奪火人民公社,村設置為生產大隊
周邊相關:
奪火村附近有太行山王莽嶺旅游景區、黃圍山、鳳凰歡樂谷、棋子山、錫崖溝、陵川龍巖寺等旅游景點,有陵川黑山羊、面羊、清炒野山菌、石頭炒雞蛋、黨參燉土雞、狀元大燴菜等特產,有爛柯山的傳說、陵川剪紙、韓式正骨術、山西民居磚雕、陵川布貼畫、陵川紙龍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奪火鄉·奪火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