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抱犢村 | 隸屬:古郊鄉 |
區劃代碼:140524207229 | 代碼前6位:14052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地處溝下,兩岸懸崖絕壁,交通險阻,舊時牛也無法上下,只能抱犢進入,養以耕田,故名抱犢。
基本介紹:
抱犢村地處山區,位于陵川縣城東南85公里處,全村2個自然村組成,7戶,17口人。有耕地48畝,人均耕地2.8畝。年糧食總產量14噸,平均畝產279千克,村民以農為主,種養結合。年出欄生豬30頭、山羊610只,核桃 噸。農村經濟總收6萬元,人均純收入2800元。主要農作物以玉米、土豆為主,經濟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藥材為主。
抱犢村與分水嶺村、西南倉村、馬武寨村、諸神觀村、錫崖溝村、東廟華村、營盤村、汲好水村、昆山村、蓮花村、嶺東村、馬圈村、西莊上村、松廟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61年設立抱犢生產大隊;1984年撤銷抱犢生產大隊,設立抱犢村村民委員會。
1949年至1952年為橫水區馬武寨行政村抱犢自然村,1953年至1955年為四義區(五區)西南倉鄉抱犢自然村,1956年至1957年為古郊基點西南倉鄉抱犢自然村,1958年至1960年為古郊紅星公社抱犢管理區,1961年至1982年為西南倉公社抱犢大隊,1983年為馬武寨公社抱犢大隊(西南倉大隊改為馬武寨公社),198
周邊相關:
抱犢村附近有太行山王莽嶺旅游景區、黃圍山、鳳凰歡樂谷、棋子山、錫崖溝、陵川龍巖寺等旅游景點,有陵川黑山羊、面羊、清炒野山菌、石頭炒雞蛋、黨參燉土雞、狀元大燴菜等特產,有爛柯山的傳說、陵川剪紙、韓式正骨術、山西民居磚雕、陵川布貼畫、陵川紙龍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抱犢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