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趙北鄉 | 隸屬:靈丘縣 |
區劃代碼:140224205 | 代碼前6位:14022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B |
長途區號:0352 | 郵政編碼:037000 |
轄區面積:約2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000人 |
人口密度:約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趙北村 | ~200 | 鄉中心區 | 趙北原名“趙璧”,后因“璧”字繁雜,人們習慣寫成了“趙北”。相傳在戰國時期,趙王由此而得一塊碧玉,名曰:“和氏璧”。其璧珍貴,價值連城,為紀念此地而命…[詳細] |
聯莊村 | ~201 | 村莊 | 原名叫“塔溝門”,因“塔”字和“兔”字諧音,后人叫兔溝門,到民國二十五年,本村有個孟員文是山西省民政、財政廳長,因當時官大影響大,孟覺得兔溝門不好聽,…[詳細] |
上紅峪村 | ~204 | 村莊 | 因村北有一座洪土山,山上有一股洪水流下,形成一道洪溝,歷代人稱“洪峪溝”,溝的上頭居住著該村,故名。…[詳細] |
下紅峪村 | ~205 | 村莊 | 因村北有一座洪土山,山上有一股洪水流下,形成一道洪溝,歷代人稱“洪峪溝”,此村座落在溝的下游,故名。…[詳細] |
白馬寺村 | ~206 | 村莊 | 過去,該地是東河南村的淤地房,故名。1949年屬趙北區,1958年屬于趙北公社,1961年屬于王趙北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后屬趙北鄉,設立白馬寺村民…[詳細] |
黃石駝村 | ~207 | 村莊 | 據《靈丘地名錄》載,最先遷居到此地的人姓黃,因此起名黃石駝。…[詳細] |
白崖峪村 | ~210 | 村莊 | 該村建于明朝,距今約400多年,因村后有兩道白石崖,故名。…[詳細] |
王成莊村 | ~213 | 村莊 | 因姓氏命名。建村時是姓王的先來,故取名王成莊,因村民委員會位于王成莊,故名。…[詳細] |
養家會村 | ~214 | 村莊 | 原來這兒坡上有一小泉山,放羊的人們都到這兒聚會飲羊,所以起名羊家會,后來這里土地較多,能養人家,逐漸形成了村莊,便把“羊”字改為“養”字,故名。…[詳細] |
紅山村 | ~217 | 村莊 | 紅山原來叫橫山,是因村東的一座橫向山嶺,所以起名叫橫山,后來人們叫成“紅山”。…[詳細] |
草灘村 | ~218 | 村莊 | 因古時該村前有一片草灘,人們常來這里放牧,后建村取名草灘。…[詳細] |
漫山村 | ~219 | 村莊 | 因該村莊四面環山,故取名漫山。1949年屬趙北區,1958年屬于王成莊公社,1961年屬于王成莊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后屬王成莊鄉,設立漫山村民委員…[詳細] |
下莊村 | ~222 | 村莊 | 因地命名,原叫下吉略溝,群眾嫌村名不好聽,根據地形改為“下莊”。…[詳細] |
嶺底村 | ~227 | 村莊 | 該村因座落在山嶺下,故取名“齡底”。1958年屬于王成莊公社,1961年屬于王成莊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后屬王成莊鄉,設立嶺底村民委員會。2001年…[詳細] |
寒風嶺村 | ~230 | 村莊 | 原因姓韓人居住,叫韓房嶺,后因自然條件,地處山嶺,氣候高寒風沙大,在解放后改名為“寒風嶺”。…[詳細] |
白草灣村 | ~233 | 村莊 | 建村時,姓白的先在這里居住,村前河灣里有一塊草灘,取名白草灣。…[詳細] |
康莊村 | ~235 | 村莊 | 因該村以前是姓康的莊子,因此得名康莊。1949年屬趙北區,1958年屬于王成莊公社,1961年屬于王成莊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后屬王成莊鄉,設立康莊…[詳細] |
龍王池村 | ~236 | 村莊 | 該村地處石山區,位于六合地一一嶺底公路西南五點二五公里處,東北距躍子溝一點二五公里,村后有一土龍,村前有一大水池,這條龍經常來這里戲水,后來這里形成了…[詳細] |
躍子溝村 | ~238 | 村莊 | 躍子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戰國時期,趙王由此而得一塊璧玉,名曰“和氏璧”。其璧珍貴,為紀念此地而命名“趙璧”。后因“璧”字繁雜,人們習慣寫成了“趙北”。
基本介紹:
趙北鄉位于靈丘縣西北山區,北西分別與廣靈,渾源毗鄰,東西跨度20公里,南北長度25公里,距縣城25公里。
全鄉版圖面積283平方公里,1.8萬人,耕地面積5.6萬畝,轄31個行政村。主要農作物以玉米,山藥、莜麥、豆類為主,特色農產品主要有山藥、莜麥、大豆。全鄉馬鈴薯種植總面積1.5萬畝,年產5000萬斤其自主開發的“摘花白”種薯運銷5個市區、8個縣區,近聞名的馬鈴薯種薯基地。
畜牧業以牛、羊、生豬為主,全鄉存欄5000頭,羊存欄2000只,生豬存欄2000頭。
林業生產在保護原有林木資源的同時,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工程,2002-2003兩年共退耕6045畝,荒山還林8500畝,涉及12個村
歷史沿革:
1949年成立趙北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趙北鄉,2001年與王成莊鄉合并為趙北鄉,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