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旺鄉 | 隸屬:云岡區 |
區劃代碼:140214207 | 代碼前6位:14021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B |
長途區號:0352 | 郵政編碼:037000 |
轄區面積:約36.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光明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取“光明磊落之意”,名為“光明街”。形成于1954年,原為臨時售煤點,形成片區后取名。取“光明磊落之意”,名為“光明街”。2021年由煤峪口街道并入平…[詳細] |
聯盟街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該社區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原因,原名“后溝”后取“工農聯盟”之意,更名為“聯盟街”。…[詳細] |
紅光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1960年取“革命紅光普照大地”之意,居民安居樂業,紅紅火火,故因此得名于“紅光街社區”。…[詳細] |
興安街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取“事業興旺、社會安定”之意。2002年成立興安街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永紅街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包含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之情,街名取“人民江山萬年紅”的意思。…[詳細] |
平旺村 | ~200 | 鄉中心區 | 1958年,設立平旺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平旺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拖皮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拖皮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王家園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原名“王家莊”,大同前衛有王家莊堡因村中有著大片杏園,后更為王家園。…[詳細] |
時莊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設立時莊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時莊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馬營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設立馬營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馬營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三井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設立三井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三井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煤峪口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設立煤峪口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煤峪口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石巖莊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設立石巖莊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石巖莊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忻州窯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在清末、民國初,在這里煤窯背煤為生的多為忻州人,故名。…[詳細] |
大北溝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設立大北溝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稱大北溝村民委員會。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平旺村而得名。因地處平原,一望無際,故更名“平望”,后演變為平旺。
基本介紹:
平旺鄉是著名煤都大同市的一個近郊鄉,地處大鐘山下、十里河畔,與大同市礦務局、大同市礦區、山西柴油機廠、大同一電廠、紅旗水泥廠等22個國省營大中型廠礦企業毗鄰。境內的同泉、同太、大唐公路以及北同蒲、大秦、同泉鐵路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通訊設施與國內、國際程控電話并網,具有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的優勢。這里還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質貿易興隆昌盛,商業往來日漸頻繁。今日的平旺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享有“云中寶地”之美稱。
2021年云岡區撤銷忻州窯、煤峪口2個街道,整建制并入平旺鄉。以原忻州窯街道、原煤峪口街道、原平旺鄉的行政區域為平旺鄉的行政區域,鄉人民政府駐平旺村。
文化旅游:
玉祖廟位于大同市云岡區平旺鄉時莊村東,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圍墻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大同解放后,歸五區管轄;1950年3月改歸四區管轄,同年8月,因四區合并于礦區,改歸礦區辦事處(后改礦區政府)管轄;1953年8月設平旺鄉,歸口泉礦區管轄;1955年9月王家園鄉所轄的拖披村劃歸平旺鄉;1956年擴鄉時,時莊鄉并入平旺鄉,劃歸口泉區管轄;1958年公社化時,王家園街與平旺鄉合并改稱衛星公社,屬城區管轄;1959年5月仍歸口泉區管轄;1960年3月改稱平旺公社,同年6月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