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灰村 | 隸屬:柏井鎮 |
區劃代碼:140321105222 | 代碼前6位:1403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C |
長途區號:0353 | 郵政編碼:0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地處山區,因山坡多是白色碎巖石,狀似白灰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白灰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白灰村簡介
白灰村位于平定縣城東南50公里,固關長城南終端處,古稱白灰口。村東與河北省井陘縣接壤,并有縣級槐北公路出境。全村200戶,749口人,耕地面積1011畝,散養笨雞場一個,現有雞10000余只,個體運輸30戶,全年經濟總收入1421萬元,人均收入4859元,是晉冀省界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白灰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據村西五龍廟所存經幢和明嘉靖三十八年碑刻記載,至遲在金元時期即已形成村落。明清兩代為主村,隸屬于平定州陽城鄉營測都。民國初年為平定縣二區主村,屬村有固蘭(今屬井陘縣)、汪里(今屬井陘縣)、南青、多樂溝、廟莊、口上、莊窩掌(現良白)、綠豆峰(現齊家峪)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同年9月,選舉產生白灰生產大隊。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村,撤銷生產大隊管理
周邊相關:
白灰村附近有娘子關、董寨龍潭峽谷景區、紅巖嶺景區、固關長城、七亙大捷景區、冠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定黃瓜干、平定冠山連翹茶、平定荊花蜂蜜、西回小米、平定砂器、陽泉鐵鍋等特產,有平定婚俗、春節(娘子關跑馬排春節習俗)、平定武迓鼓、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藝、平定砂器制作技藝、平定皇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