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澗村 | 隸屬:常樂鎮 |
區劃代碼:140829101234 | 代碼前6位:140829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民委員會所轄3個自然村均在溝后澗邊,故名。
基本介紹:
后澗村位于平陸縣常樂鎮留史垣東部,該村莊與張村鎮張裕村接壤。海拔600米左右,全村呈狹長狀,南北長4公里,東西約2公里,居民居住分散,共9居民組,335戶,1350口人,勞動力800人。全村共有黨員37名。2010年人均收入1100元。
現有耕地面積2500畝。主要種植作物為小麥,玉米,油菜等,由于地處山地,灌溉用水不方便,種地收入較少,種植業占全村經濟收入的一部分。目前全村大牲畜500頭,豬2500頭,羊300只。村民居住分散,本村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導產業,是群眾增收的主要途徑。且為多家多戶分戶飼養,管理水平低,養殖效益差,對居民環境影響較大。有500人左右外出打工,村里大部分為老人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平陸縣第五區;1962年設后澗大隊屬留史公社,前身系渾里管理區轄;1984年社改鄉,設后澗村民委員會,屬留史鄉;2001年撤鄉并鎮,該村民委員會隨留史鄉并入常樂鎮至今。
周邊相關:
后澗村附近有周倉文化園、棗園漢墓群、平陸張店鎮、流慶寺、平陸地窨院、寺頭關帝廟等旅游景點,有杜馬百合、平陸蘋果、平陸屯屯棗、槐下蘋果、平陸山地黃牛、平陸獼猴桃等特產,有地窨院建筑技藝、窯洞營造技藝、平陸高調、絳州鼓樂、萬榮笑話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常樂鎮·后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