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口村 | 隸屬:張村鎮 |
區劃代碼:140829103217 | 代碼前6位:140829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因澗口有堆沉沙,故名沙口。1959年三門峽水庫蓄水時,該村全部淹沒,后部分居民遷移現址,為繼承原村名,稱沙口至今。
基本介紹:
沙口村位于張村鎮沿河地帶,北靠中條山,南鄰黃河,在縣城西處23公里。全村有7個居民組,共345戶,1290口人,其中黨員29名。全村耕地面積2656畝,其中園地100畝,人均年收1000元左右。沙口村的主要產業為小麥和玉米,其中食用菌,蔬菜大棚,奶牛養殖為本村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村黨支部立足村情,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緊緊圍繞抓黨建、促經濟,求發展、創特色,帶整體、奔小康的工作思路,積極實施各項惠民工程,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實現了黨建與經濟的共同發展。
一、建陣地、強班子。村黨支部積極籌措資金,新建圖書室1間,配備了辦公設施和電教設備,修訂了各項制度,使村部面貌得到了改善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平陸縣第一區;1962年設沙口大隊屬張村公社,前身系沙口管理區轄;1984年社改鄉,設沙口村民委員會,屬原張村鄉;1989年屬老城鄉;2001撤鄉并鎮,該村民委員會隨老城鄉并入張村鎮,屬張村鎮管轄;2020年東坡村、馬家咀村沿河片合并到沙口村,新村名為沙口村,屬張村鎮管轄至今。
周邊相關:
沙口村附近有周倉文化園、棗園漢墓群、平陸張店鎮、流慶寺、平陸地窨院、寺頭關帝廟等旅游景點,有杜馬百合、平陸蘋果、平陸屯屯棗、槐下蘋果、平陸山地黃牛、平陸獼猴桃等特產,有地窨院建筑技藝、窯洞營造技藝、平陸高調、絳州鼓樂、萬榮笑話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村鎮·沙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