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劉村 | 隸屬:南政鄉 |
區劃代碼:140728200204 | 代碼前6位:1407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K |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該村原名“劉家莊”,因由劉姓人興建村莊而得名。后因村東與村西的人鬧糾紛,便以洪福寺(現為學校)為界,分為東劉、西劉兩村。該村居東,故取名為東劉。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東劉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東劉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東劉村位于平遙古城北8公里處,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導產業,現有農戶802戶,人口3012人,勞力1460人,耕地3762畝,農民人均純收入5452元。
東劉村歷來兩委班子團結,各項工作名列前茅。村兩委成員共10人,支部成員:書記侯海林,支部成員5.村委成員:主任梁翠平,村委成員5人。
2008年之后,新的兩委班子組建以來,村兩委群策群力,迎難而上,為全村做了許多民心工程,一是新建小學一座,讓全村及鄰村的小學生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二是修建沼氣池20余個,廢物利用、省時省錢,美化環境,三是在環境綜合整治及汾河綠化工程中,行動快、措施實,力度大,共出動50余人次,車輛20多臺次,配合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全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1961年12月,設立東劉生產大隊。
1983年10月,全國實行政社分設;1984年3月,撤銷東劉生產大隊,設立東劉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東劉村附近有平遙古城、平遙鎮國寺、平遙雙林寺、平遙城隍廟、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日升昌舊址(中國票號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平遙牛肉、平遙推光漆器、平遙長山藥、平遙酥梨、平遙紅薯、合碗子等特產,有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白氏拔毒膏藥與生肌散制作技藝、寶劍制作技藝、楊氏中醫燒傷療法、熏肘傳統制作工藝、燈彩(平遙古燈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