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河村 | 隸屬:清河鎮 |
區劃代碼:140824104200 | 代碼前6位:14082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臨澗,稷王山清泉長流,形似河流,故名清河。
基本介紹:
清河村是鎮政府所在地,位于稷山縣東南部,北接運稷一級路,東臨新絳,南接聞喜,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稷山縣的后花園,全村總面積20000畝。其中耕地面積12000畝,總戶數1319戶,共19個居民組,5100人,121名黨員,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2010年全村經濟收入3000萬元, 人均收入4200元,清河村土沃人杰,歷史悠久,是遠近聞名的千戶大村,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村。近年來, 支村委一班人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截止目前,清河村共有蘋果1800畝,桃樹1500畝,以早鳳王、秦王、華王、世紀桃王為
文化旅游:
張澄甫古墓葬位于濟寧市魚臺縣清河鎮清河村東南,年代為古墓葬,類別為古墓葬。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7年解放后為二區人民政府駐地;1953年為清河鄉政府駐地,轄四村;1958年為東風公社,轄60個管理區。
后為清河公社轄18個大隊;1984年為清河鎮清河村委會。
2019年撤并行政村,薛莊、馬家莊、晉村并入清河村,成立新的清河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清河村附近有稷山國家板棗公園、稷山大佛寺、稷山稷王廟、丁莊李家大院、稷山三義廟、馬村墓室等旅游景點,有稷山板棗、稷山麻花、稷山螺鈿、晉南釀菜、稷山釀茄子、修善鄉柿子等特產,有高蹺走獸、走獸高蹺、何氏中醫正骨、傳統丹藥煉制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稷山傳統面點制作技藝(稷山麻花)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清河鎮·清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