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均和村 | 隸屬:太陽鄉 |
區劃代碼:140824201211 | 代碼前6位:14082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軍屯村,因西魏大統四年(538)在玉壁筑城,在此屯軍而得名。其后,村中耆老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更名為均和村。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均和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均和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均和村位于太陽鄉西北4公里處,地處平川,海拔472米。相傳一千多年前,有一姓李的首領在此屯軍備戰,取名屯軍村。民國14年村人為避“軍屯”之嫌,且盼國泰民安,又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更名為均和村。因村中陳姓居半數之多,當地人們又稱為“陳家莊”;又因位于董家莊以西,也稱“西莊子”。
均和村共有607戶,2011口人,4個居民組,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優越;11眼深井灌溉著3506畝良田。桃園面積2000畝;以生產小麥、玉米、蘋果、桃等優質農作物為主。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交通條件得天獨厚,西鄰聞蒼公路,北有運稷一級路穿村而過。11戶蜜棗食品加工企業,年產值達1.2億元,容量為
歷史沿革:
1948年為三區均和行政村;1953年屬白池鄉轄;1954年屬西小郝鄉轄;1958年公社化時系清河公社均和管理區;1962年劃屬太陽公社均和生產大隊;1984年為太陽鄉均和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均和村附近有稷山國家板棗公園、稷山大佛寺、稷山稷王廟、丁莊李家大院、稷山三義廟、馬村墓室等旅游景點,有稷山板棗、稷山麻花、稷山螺鈿、晉南釀菜、稷山釀茄子、修善鄉柿子等特產,有高蹺走獸、走獸高蹺、何氏中醫正骨、傳統丹藥煉制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稷山傳統面點制作技藝(稷山麻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