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烈堡鄉 | 隸屬:神池縣 |
區劃代碼:140927205 | 代碼前6位:140927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轄區面積:約13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00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烈堡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因村西有大山裂石峰,峰下有一古堡,故名。…[詳細] |
大井溝村 | ~202 | 村莊 | 傳說該村原叫“千家寨”。因山上有堡,山下有井,故名“井溝堡”,后改稱大井溝,與小井溝對稱。…[詳細] |
趙老溝村 | ~203 | 村莊 | 因趙姓始居于此村,故名。1958年屬前進公社,1961年增設烈堡公社,屬烈堡公社管轄。1984年建制變更為趙老溝村民,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高堡村 | ~204 | 村莊 | 因村后有一古堡,且位高而故名。1958年屬前進公社,1961年增設烈堡公社,屬烈堡公社管轄。1984年建制變更為高堡村民,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鷂子溝村 | ~208 | 村莊 | 因山大、溝深,山崖上住有鷂等飛禽,故名。…[詳細] |
大溝村 | ~213 | 村莊 | 因村址座落于一大溝內,故名。1958年屬前進公社,1961年增設烈堡公社,屬烈堡公社管轄。1984年建制變更為大溝村民,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小井溝村 | ~214 | 村莊 | 因該村位于溝中,溝中有小井,泉水很旺,故名。…[詳細] |
解家嶺村 | ~217 | 村莊 | 因明洪武二年由解姓遷來幾戶人家定居于此山嶺上,故名。…[詳細] |
長城寨村 | ~221 | 村莊 | 長城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大山裂石峰,峰下有一古堡而得名。
基本介紹:
神池縣轄鄉。1958年屬前進公社,1961年析置烈堡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136平方公里,人口0.7萬。縣級環形公路過境。轄大井溝、小井溝、鷂子溝、南窯、南寨、石湖、辛窯、解家嶺、東梁后、趙老溝、前紅梁、后紅梁、大灘、李家山、焦山、高堡、馮西溝、馮莊子、大溝、烈堡20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豆類、莜麥、土豆、胡麻為主。
文化旅游:
懸空寺石窟,位于神池縣烈堡鄉烈堡村西北約2500米處。始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鑿于明天順四年(1460),成化十三年(1477)重修。現存6窟,東西長100平米、南北寬80平米,占地800
石湖龍王廟,位于神池縣烈堡鄉石湖村中。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東西寬5米,南北長6.5米,占地面積32平方米,坐北朝南。龍王廟筑于山巖之上,片石砌旋,泥沙勾縫,單拱券,平頂,片石滴水,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神池縣第四區。
1953年,始設烈堡鄉,現政區分屬烈堡鄉、大井溝鄉。
1958年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村改稱生產大隊,全縣設5個人民公社,屬神池和平人民公社。
1959年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文神池縣五寨縣岢嵐合并為五寨縣,仍屬和平人民公社。
1961年4月24日省政府發文神五岢三縣分開,全縣設15個人民公社,設烈堡人民公社,轄20個生產大隊。
1984年2月建
區劃: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烈堡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