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吉莊村 | 隸屬:神頭鎮 |
區劃代碼:140602100205 | 代碼前6位:1406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F |
長途區號:0349 | 郵政編碼:0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早為吉姓居住,原名吉家莊,后人簡稱吉莊。明《馬邑縣志》載名家莊堡,清《朔州志》載名吉家莊。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吉莊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吉莊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朔城區神頭鎮吉莊村位于朔州市東北方向十五公里處,北依洪濤山,南傍桑干河,緊靠神頭村東。村莊交通便利,北有二、三級公路,南有同蒲鐵路,全村總面積為3.56平方公里,耕地2530畝,人均耕地1.2畝。村民以農業生產為主,兼做零工,以增加其收入。
吉莊村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現仍有明代莊堡遺垣,村內有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600多年樹齡的大槐樹,和200多年樹齡的大桑樹,還有明天順三年(1459年)500多年歷史的大王廟,原來的雁北師院就曾座落在村莊的東南角,神頭發電廠最初選址就在村后。近百年間,吉莊村始終跟中國農村的命運緊密相聯,歷史脈絡清晰,是中國北方農村的典型縮影。村落的形成可追溯到東
文化旅游:
三大王廟位于朔城區神頭鎮吉莊村內,年代為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三大王廟被公布為朔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6年至1952年為朔縣吉莊村;1953年至1954年屬神頭鎮;1958年屬神頭人民公社;1984年屬神頭鎮;2001年2月撤鄉并鎮,設立新的神頭鎮所轄。
2020年7月撤并行政村苗山并入吉莊村委會。
轄苗山、伏莊2個自然村。
周邊相關:
吉莊村附近有三大王廟、朔州崇福寺、馬邑博物館、朔州市漢墓博物館、朔州古城、血染狼村等旅游景點,有雁門苦蕎、五花營羊肉、片烤方肉、“小人參”地蘿菜、豌豆粥、莜麥窩窩等特產,有朔州傳統鎏金技藝、朔州吹打樂、晉北道情戲、朔州傳統鎏金技藝、右玉剪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