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膏腴村 | 隸屬:文遠街道 |
區劃代碼:140602005202 | 代碼前6位:1406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F |
長途區號:0349 | 郵政編碼:0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早年土質肥沃,取名膏腴村。后因書寫繁雜,譜音為高于村。
基本介紹:
高于村是我鄉山前最西邊的一個中等村,向西即進入我鄉山區南四村。全村111戶、347口人,有黨員10名,支部書記谷海,村委會主任王偉,紀檢委員楊樹海。2010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3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14元。
該村土地廣闊,種植養殖業均有一定優勢,唯一缺陷是靠天吃飯。
該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戰期間全村大部分群眾冒著風險,做軍衣,籌糧食,接待八路軍過往人員,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一定貢獻。
2010年,該村在當村新建起了村級活動場所。
膏腴村與前村村、寇莊村、后村村、大蟲窩村、南西溝村、狼兒村、黃兒莊村、九圪塔村、雁家村、張家堡村、高家莊村、露明村、張蔡莊村、峙莊村相鄰。
歷史沿革:
高于村民國初期屬水頭,1949年10月至1952年屬窯子頭三區,1953年4月至1954年7月屬窯子頭三區寇莊鄉,1954年至1958年2月屬寇莊鄉,1958年3月至1961年4月屬窯子頭人民公社,1961年8月至1962年4月屬寇莊人民公社,1984年5月屬寇莊鄉所轄至今。
周邊相關:
膏腴村附近有朔州崇福寺、馬邑博物館、朔州市漢墓博物館、朔州古城、血染狼村、馬邑漢墓群等旅游景點,有雁門苦蕎、五花營羊肉、片烤方肉、“小人參”地蘿菜、豌豆粥、莜麥窩窩等特產,有朔州傳統鎏金技藝、朔州吹打樂、晉北道情戲、朔州傳統鎏金技藝、右玉剪紙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文遠街道·膏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