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鎮縣 | 隸屬:大同市 |
區劃代碼:140222 | 代碼前6位:1402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晉B |
長途區號:0352 | 郵政編碼:037000 |
轄區面積:約16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9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鎮、6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玉泉鎮 | 8.16萬人 | 75.83km2 | 2021年天鎮縣撤銷南河堡鄉,整建制并入玉泉鎮。以原南河堡鄉和玉泉鎮的行政區域為玉泉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縣城東大街。
玉泉鎮是縣政府所在鄉…[詳細] |
谷前堡鎮 | 1.55萬人 | 129.9km2 | 谷前堡鎮位于縣城北2公里處,北接內蒙古興和縣,西鄰陽高縣,東連本縣逯家灣鎮?偯娣e129.9平方公里,山丘和平川各占50%,總耕地面積44830畝,水…[詳細] |
米薪關鎮 | 7200人 | 209.4km2 | 米薪關鎮位于縣城東南12公里處,東鄰本縣南高崖鄉、西接南河堡鄉、南靠賈家屯鄉、北與玉泉鎮接壤。全鎮平均海拔1208米,無霜期115天左右,年降雨量23…[詳細] |
逯家灣鎮 | 6000人 | 247km2 | 逯家灣鎮西鄰本縣谷前堡鎮,北靠本縣新平鎮,南接張西河鄉,東與河北省懷安縣接壤。該鎮交通比較便利,京包鐵路橫貫全鎮,境內公路全部硬化。
全鎮總面積…[詳細] |
新平鎮 | 6500人 | 184km2 | 新平鎮位于天鎮縣也是山西省的最北端,地處晉、冀、蒙三。▍^)交界處,西、北依山與內蒙古興和縣接壤,東邊隔河與河北省懷安縣相望,南鄰本縣的逯家灣鎮,素有…[詳細] |
三十里鋪鄉 | 1.17萬人 | 120.32km2 | 三十里鋪鄉位于天鎮縣西部,距縣城15公里,南部與本縣趙家溝鄉相連,東部與谷前堡鎮相鄰,西北與陽高縣羅文皂、北徐屯、獅子屯接壤。全鄉南北長30.6公里,…[詳細] |
賈家屯鄉 | 3200人 | 131.8km2 | 賈家屯鄉位于縣城南19公里處,北接米薪關鎮,南通趙家溝鄉,東峙南高崖鄉,境內有天走公路穿越,途徑3村。總面積131.8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3個自…[詳細] |
趙家溝鄉 | 2700人 | 120km2 | 趙家溝鄉地處晉冀兩省結合部。西連陽高縣,南鄰河北省陽原縣,素有天鎮縣南大門之稱。全鄉共有15個行政村,2116戶,8840人。全鄉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詳細] |
南高崖鄉 | 2100人 | 218.44km2 | 南高崖鄉位于天鎮縣東南部,距縣城40公里,東、南與河北省懷安縣、陽原縣接壤,西、北與本縣米薪關鎮、張西河鄉為鄰。全鄉總面積34萬畝,耕地面積4.3畝,…[詳細] |
張西河鄉 | 5400人 | 110km2 | 張西河鄉位于天鎮縣城東13公里,東與河北省懷安縣相毗,南與南高崖鄉、米薪關鎮相鄰,北與逯家灣鎮相連,西與玉泉鎮相接,有天鎮“東大門”之稱。該鄉交通便利…[詳細] |
馬家皂鄉 | 7700人 | 47.6km2 | 張官屯鄉 面積47.6平方公里,是全縣面積最小的鄉。有山丘、有川灘,丘陵面積占37.1%。年降雨430毫米左右,平均氣溫7℃,坡上稍低,無霜期130天…[詳細] |
地名由來:
戰國時為趙國延陵邑。唐置天城軍,遼、金、元相繼為天成縣,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衛;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鎮虜衛。清順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鎮虜二衛為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鎮縣。
基本介紹:
天鎮縣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處晉、冀、蒙三。▍^)交界處,東臨河北省懷安縣,西接山西省陽高縣,南毗河北省陽原縣,北楔內蒙古興和縣,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稱。總面積1716平方公里,轄5鎮(玉泉、谷前堡、米薪關、逯家灣、新平堡)、6鄉(卅里鋪、賈家屯、趙家溝、馬家皂、南高崖、張西河),172個行政村、16個社區;常住人口155446人。
文化古跡:全縣有文物古跡407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7處。慈云寺、沙梁坡漢墓群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二口明長城入選首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李二口長城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新平堡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白羊口、水磨口、安家皂
榮譽排行:
2023年6月,天鎮縣被認定為第一批山西省省級良種繁育基地(蔬菜)。
2022年12月,天鎮縣被命名為2021年度山西省省級平安縣(市、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天鎮縣人口數量為16.07萬人,位列大同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山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9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352位。
2020年6月,天鎮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晉察冀片區)。
2018年2月,天鎮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存繁衍(距今1萬年前);戰國初為代國延陵邑(前475),后趙國建延陵縣(前457);晉、北魏為鮮卑族封地(295);唐設天成軍(631);遼代始設天成縣(1044);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天成衛,正統十四年(1449)遷鎮虜衛至天成衛,二衛同治(鎮虜舊衛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東南,遷至縣城西,轄26個堡寨;天成衛在縣城東,轄39個堡寨、3個軍墾、2個哨馬營、領兵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