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萬榮縣 | 隸屬:運城市 |
區劃代碼:140822 | 代碼前6位:1408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轄區面積:約107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6.19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鎮、8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解店鎮 | 8.78萬人 | 86.61km2 | 解店鎮位于縣城,全鎮共有21個村,4萬口人,總面積21萬畝,耕地面積9.8萬畝。全鎮總收入19186萬元,到2005年底,人均純收入2637元。
…[詳細] |
通化鎮 | 2.25萬人 | 50.7km2 | 萬榮縣轄鎮。1972年從河津市劃入,1958年屬火箭公社,1959年建通化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城西北,距縣城15公里。面積50.7平方公里,人…[詳細] |
漢薛鎮 | 1.65萬人 | 59.8km2 | 萬榮縣轄鎮。1958年建東風公社,后更名漢薛公社,1984年改漢薛鎮。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16公里。面積59.8平方公里,人口1.8萬。萬運公路過境。…[詳細] |
榮河鎮 | 3.49萬人 | 75.6km2 | 萬榮縣轄鎮。原為榮河縣址,1954年榮河縣與萬泉縣合并更名榮河鎮,1958年建衛星公社,后更名榮河公社,1984年復改鎮。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32公里…[詳細] |
裴莊鎮 | 2.18萬人 | 97.44km2 | 裴莊鄉位于萬榮縣西北角,管轄21個行政村,現有人口27000人,耕地面積44000畝。鄉政府駐地裴莊村,北臨百強縣河津市,西依韓城,與韓城隔黃河相望,…[詳細] |
高村鎮 | 2.51萬人 | 87.4km2 | 萬榮縣轄鎮。1958年屬紅星公社,1959年析建王亞公社,1981年更名高村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10公里。面積87.4平方公里,…[詳細] |
萬泉鄉 | 1.07萬人 | 44km2 | 萬榮縣轄鄉。原為萬泉縣治所,1951年縣城遷解店后更名古城,1961年建古城公社,1984年改萬泉鄉。位于縣城以南,距縣城8公里。面積44平方公里,人…[詳細] |
里望鄉 | 1.88萬人 | 51km2 | 萬榮縣轄鄉。1972年從河津市劃入,1962年建里望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9公里。面積51平方公里,人口2.3萬。通公路。轄里望、…[詳細] |
西村鄉 | 1.22萬人 | 50.9km2 | 萬榮縣轄鄉。1972年從稷山縣劃入,1959年建西村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東北,距縣城8公里。面積50.9平方公里,人口1.8萬。有二級公路過…[詳細] |
南張鄉 | 2.44萬人 | 64.2km2 | 萬榮縣轄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1年析建南張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1公里。面積64.2平方公里,人口2.9萬。109國道…[詳細] |
皇甫鄉 | 1.63萬人 | 38.6km2 | 萬榮縣轄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建皇甫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孤山東側,距縣城11公里。面積38.6平方公里,人口1.1萬。運萬公路過境…[詳細] |
賈村鄉 | 2.03萬人 | 65km2 | 萬榮縣轄鄉。1958年屬紅星公社,1959年析建賈村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25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2.4萬。通公路。轄賈村…[詳細] |
王顯鄉 | 2.28萬人 | 70km2 | 萬榮縣轄鄉。1958年屬紅星公社,1959年析建王顯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35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2.8萬。萬臨線過境。轄…[詳細] |
光華鄉 | 2.8萬人 | 75km2 | 萬榮縣轄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1961年析建光華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以西,距縣城25公里,西臨汾河。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3.2萬。萬臨…[詳細] |
地名由來:
唐武德三年(620)稷山、安邑、猗氏、汾陰、龍門五縣析置萬泉縣,以城臨山澗、地多涌泉得名,據《元和郡縣志》:縣東谷中有井泉百余區,因名;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榮光溢河,體氣四塞,光為五色,人稱祥瑞,寶鼎縣改榮河縣;1954年萬泉縣、榮河縣合并,由二縣各取首字為名。
基本介紹:
萬榮縣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運城地區西北,黃河東岸面積1039平方公里,人口34.4萬,轄4鎮10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萬榮縣轄4個鎮、10個鄉:解店鎮、通化鎮、漢薛鎮、榮河鎮、萬泉鄉、里望鄉、西村鄉、南張鄉、高村鄉、皇甫鄉、賈村鄉、王顯鄉、光華鄉、裴莊鄉。
【歷史】
萬榮縣1954年由萬泉、榮河兩縣合并而成。萬泉縣,始置于唐武德三年,元曾省入猗氏后復置。榮河縣,戰國為魏汾陰邑,西漢置汾縣屬河東郡,唐開元十年以得“寶鼎”之祥改稱寶鼎縣。宋大中祥福四年改為榮河縣。
萬榮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史書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記載。自軒轅黃帝在這里“掃地為壇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24次在這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入選2024第四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名單。
2024年1月,入選2023第三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名單。
2023年11月,農業農村部將萬榮縣列為2023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2023年8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確定萬榮縣為首批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2023年6月,萬榮縣被認定為第一批山西省省級良種繁育基地(中藥材)。
2022年12月,萬榮縣被命名為2021年度山西省省級平安縣(市、區)。
2022年8月,萬榮縣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2年4月,2021年運城十三縣經濟實力排名出爐,萬榮縣GDP總值100.04億元,排名第9。
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認定萬榮縣為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中藥材)。
歷史沿革:
上古時期,榮河為綸邑。
陶唐時期,萬泉、榮河屬冀州。
有虞時期,萬泉屬冀州,榮河屬王畿。
夏代,萬泉屬冀州,榮河屬甸服地。
商代,萬泉屬冀州,榮河屬侯國地。
西周時期,萬泉屬冀州,榮河屬耿國地。
東周時期,萬泉屬冀州,榮河屬晉國地。
春秋時期,萬泉、榮河屬晉國地。
戰國時期,榮河為汾陰,萬泉、榮河屬魏國。
秦代,萬泉、榮河置汾陰,屬河東郡。
漢代,萬泉、榮河置汾陰縣,屬河東郡。
三國(魏)時期,萬泉、榮河置汾陰縣,萬泉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