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丁村村 | 隸屬:新城鎮 |
區劃代碼:141023100210 | 代碼前6位:141023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朝時期,該村丁姓人居多,故取名丁村。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23年山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丁村村上榜。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丁村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廳被確定為2020年度山西省鄉村治理服務示范社區。
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廳確定丁村村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
2020年11月,丁村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5年9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丁村村2015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14年2月,丁村村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丁村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3年9月,丁村村上榜第一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基本介紹:
丁村民居始建明代,清代續建,歷時近400年,現存宅院33座,房舍498間,占村莊大部分面積,基本是明清時期丁村的原有布局。各院落建筑布列不同,造型雕刻亦異。多數建筑上留有年款題記和匠師姓名,是研究中國北方村莊民宅布局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實例,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幢幢氣勢恢宏的古民居,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古石器;這里記敘著明清建筑的輝煌,更記錄著舊石器時代文明的足跡;這里便 是 全 國 重 點 文 物 保 護 單位—丁村民居和丁村遺址的所在地。
丁村是一座寶庫,地上地下,表里如一。無論從考古學、建筑學、民俗學的角度,還是從戲劇、藝術、美學的角度,這里都有豐富的可資研究借鑒的實證
信息來源:發展導報(太原)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為丁村,屬太平縣管轄。
民國3年(1914年),國民政府改太平縣為汾城縣,屬汾城縣管轄。
1954年9月,兩縣合并,歸襄汾縣管轄。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銷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
隸屬東風公社。
1959年1月,襄汾縣撤銷,屬臨汾縣管轄。
1961年7月恢復襄汾縣建制,隸屬襄汾縣管轄。
幾經變更,到1979年底為丁村大隊,歸城關公社管轄。
1984年2月改行鄉鎮制,改稱為丁村村民委員會,隸屬城關
周邊相關:
丁村村附近有荷花小鎮景區、堯京酒莊、襄汾龍澍峪、光大工業旅游示范園、丁陶風情街文化旅游景區、丁村民俗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趙康辣椒、襄陵蓮藕、官灘棗、北許鑼鼓、擦圪斗、金田園粉絲、粉條等特產,有天塔獅舞、小米醋釀造技藝、太平面塑、襄汾關梁氏膏藥制作技藝、尉村跑鼓車(尉遲恭)、襄汾縣北許鑼鼓制造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