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里村位于峨嵋嶺山腳下,是侯馬市南最西端的村子。西與新絳縣馬古垛(中村南)、北與新絳縣官莊(中村北)、南與新絳縣張家垣和楊家垣相鄰。東與上馬鄉西南張村相鄰。
2008年被確定為侯馬市的新農村建設推進村。全村共有138戶,568人,黨員27人,耕地面積573畝。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774元。
莊里村名的來歷尚無從考證。
清光緒年間,莊里屬曲沃縣驛橋里;民國十七年屬曲沃縣三區,莊里時有31戶,男72丁,女64口;2000年有130戶,561口人,耕地69.53公頃,人均收入2682元。
抗日戰爭初期,莊里村曾是-部隊戰地前方醫院駐地,駐過-部隊三軍、十四軍、十五軍的傷病員。
七十年代,莊里是侯馬市有名的家畜養殖村和林業村。
莊里村原黨支書李正發同志,1960年光榮地出席了全國文體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周總理的宴請和接見。1983年被選為山西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2年11月被授予“省勞動模范”光榮稱號。李正發同志的事跡被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創業功臣辭典》。
莊里村黨支部、村委會,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落實第二輪土地延續承包的基礎上,改善生產條件,實施半固定式噴灌工程,積極引導村民興辦采砂廠、磚廠,試種大蒜,小棗接大棗等,使農村經濟逐步發展,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莊里村與虒亭村、暖泉村、西底村、返頭村、豐巖村、赤壁村、小河村、建華村、土落村、虎口村、趙村村、蔡橋村、溫家莊村、大池村、送返村相鄰。
莊里村附近有仙堂山、襄垣東湖公園、東岸底文公土地廟、襄垣八仙湖、古韓鎮古建筑群、西回轅文筆塔等旅游景點,有襄垣手工掛面、上黨臘驢肉、長治黑圪條、襄子老粗布、酥絲餅、上黨糊肘子等特產,有建筑彩繪(炕圍畫)、襄垣手工掛面制作技藝、襄子老粗布織造技藝、襄武秧歌、上黨連氏宗族信俗、葦編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