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過村 | 隸屬:唐槐街道 |
區劃代碼:140105008213 | 代碼前6位:14010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瀟河古稱“洞渦水”。洞渦水諧音亦稱同過水,明代,由榆次西榮村流經同過,西至河灘村入汾。同過村由此得名。村委會駐地同過內得名同過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同過崇福寺位于同過村西北,占地面積3055,45平方米。主院,面寬26,3米,進深46,03米。正殿5間。面闊15,9米,進深三間6,9米。前有廊,露明六柱。大殿內正面有彩塑“南無中天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蓮座,左為“南無第一威德成就眾士大功得天蓮座”、右為“南無光明會上諸佛菩薩摩河 蓮座”。釋迦牟尼佛前側,左為阿南尊者、右為迦釋尊者。左右兩耳亭各兩間。東西廂房各五間面闊15,9米,進深6,9米,西廂房為“地藏殿”內有“南無大院地藏王菩薩”一尊,菩薩前側左為冥公,右為道冥。東廂房為“觀音殿”內有“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自在觀音坐像一尊。前側左為小龍女,右為善財童子。東西廂房北面又各有兩間小廂房面闊6
歷史沿革:
歷屬太原縣,宋屬平晉縣,明清屬太原縣三賢西都,民國元年(1912年)屬太原縣東南區,七年(1918年)屬太原三區為獨立村,二十六年屬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太三區,三十一年日偽稱晉泉縣三區,三十四年冬至至三十五年夏為太原縣民主政府駐地,三十六年屬晉源縣三區三賢鄉,1948年7月8日歸屬太原縣人民政府三區,1949年屬晉源縣為行政村,1951年屬太原第七區,1953年屬代家堡鄉,1954年屬小店區代家堡鄉
周邊相關:
同過村附近有蒙牛乳業(太原)工業園、大匯嘉園旅游景區、華辰農耕園、山西大學、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九龍國際滑雪場等旅游景點,有剔尖、清和元頭腦、山西小窩頭、太原仿古鐵器、六味齋醬肉、太原泡菜等特產,有太原秧歌、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小店犧湯習俗、王吳豬胰子制作技藝、狄仁杰的傳說、石海的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唐槐街道·同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