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征街街道 | 隸屬:忻府區 |
區劃代碼:140902002 | 代碼前6位:1409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75萬人 |
下轄地區:9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長征東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長征東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利民西街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社區范圍在在利民明街以西而得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利民明西街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利民明西街生產大隊、…[詳細] |
利民東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社區范圍在利民街以東而得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利民東街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利民東街生產大隊、利民東街大隊…[詳細] |
氣象巷社區 | ~005 | 主城區 | 氣象巷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建北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因社區范圍在建設路以北而得名。1983年12月,設長征街道,2002年7月,將長征后街社區居委會并入建北社區居委會。…[詳細] |
云中北路社區 | ~008 | 主城區 | 云中北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公園東街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該居委會位于公園東街,故名。公園:這里指忻州人民公園。…[詳細] |
公園西街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公園:這里指忻州人民公園。因該居委會位于公園西街,故名。…[詳細] |
長征西街社區 | ~011 | 主城區 | 應該社區居委會位于長征西街以北,故名。1983年12月,設長征街道,1998年,增設長征西街社區居委會。…[詳細] |
樊野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南關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南關生產大隊、南關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南關大隊革命委…[詳細] |
盧野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盧野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盧野生產大隊、盧野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盧野大隊革命委…[詳細] |
十里后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十里后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十里后生產大隊、十里后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十里后大…[詳細] |
張家莊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張家莊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張家莊生產大隊、張家莊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張家莊大…[詳細] |
楊家莊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楊家莊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楊家莊生產大隊、楊家莊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楊家莊大…[詳細] |
焦家莊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焦家莊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焦家莊生產大隊、焦家莊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焦家莊大…[詳細] |
富莊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富莊生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富莊生產大隊、富莊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樊野大隊革命委…[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的長征街而得名。
基本介紹:
長征街街道,地處忻府區北中部,東與東樓鄉毗鄰,南與新建路街道相連,西與解原鄉接壤,北與播明鎮連接,距忻府區人民政府約1千米,總面積40平方千米。
1982年,長征街街道境域屬城關鎮;2001年1月,屬忻府區。截至2011年末,長征街街道人口12.06萬人。截至2020年6月,長征街街道下轄11個社區、7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前進西街6號。
文化旅游:
十里堠烽火臺位于忻府區長征街辦事處十里堠村西北1000米處。臺體呈橢圓形狀,高約8米,周長65米,占地面積336平方米。上有航標架1個。為明代遺存。
歷史沿革:
該街道解放以后為城關區的一部分,后城關區改為城關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該鎮改建為紅星人民公社;1981年2月,撤銷城關鎮人民公社建制復設城關鎮;1983年12月1日行政區劃建制改革,原來的城關鎮分為南城、新建路、長征街三個街道,本街道為長征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