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侯村 | 隸屬:橫橋鎮 |
區劃代碼:140825108220 | 代碼前6位:1408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春秋后期,魏文侯定都安邑,稱雄中原。傳此地即為文侯出生處,故稱文侯。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魏桓子之孫。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韓、趙、魏,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認為諸侯,成為封建國家。 魏文侯在位時禮賢下士,師事儒門子弟…… 魏斯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文侯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文侯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春秋后期,魏文侯定都安邑,稱雄中原。傳此地即為文侯出生處。故稱文侯。該村位于新絳縣南端峨嵋嶺上,距橫橋鄉政府20里路,全村共有1889人,分為8個居民組,41名黨員,耕地面積2700畝,退耕還林2600畝,以種植小麥和藥材為主導產業。
多年來,該村支村委一班人時刻把調整產業結構,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他們集思廣益、團結一致鼓勵村民外出經商由原來的販羊皮、賣皮襖到現在的批發副食、百貨、家電、機電、五金、燈具各行各業,他們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全村經商戶由原來的七八戶到現在的214戶,外出人員達一千多人,成了遠近文明的老板村。同時因大量勞力外出土地閑置,支村委一班人
歷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絳縣解放,文侯村成立農會組織,實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選舉產生村長、副村長、委員,屬第一區。
1953年底,村中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
1956年,屬符村鄉。
1958年公社化后,屬橫橋管理區。
1961年撤銷公社下轄的管理區,改稱文侯生產大隊。
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負責政工、武裝、生產、文教、衛生等工作。
1984年撤銷革命委員會,由村民選舉產生文侯村村民委員會,沿用
周邊相關:
文侯村附近有新絳龍興寺、絳州署景區、絳守居園池、稷益廟堂、絳州文廟、白胎寺等旅游景點,有新絳云雕漆器、新絳遠志、絳州澄泥硯、絳州面塑、符村清蓮、羊雜爛等特產,有絳州鼓樂、新絳面塑、絳筆制作技藝、絳州木版年畫、新絳戲曲剪紙、絳州皮影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