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蘇村 | 隸屬:澤掌鎮 |
區劃代碼:140825102202 | 代碼前6位:1408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北宋前,蘇家先來定居,故名蘇村。金、元后,由于地處官道要沖,客商云集,漸擴成鎮。清順治間厘定區劃,因一縣同名三村,以位定名,改為北蘇村。
基本介紹:
村名的由來:
北宋前,蘇家先來定居,故名蘇村。金、元后,由于地處官道要沖,客商云集,漸擴成鎮。清順治間厘定區劃,因一縣同名三村,以位定名,改為北蘇村。
基本情況:
北蘇村位于鄉寧、襄汾、新絳三縣交接處,地處交通要道,自古商賈云集,是新絳縣最大的農村集貿市場。全村有8個居民組,1084戶,4331口人,黨員100人,耕地面積4798畝。近年來支村委一班人,團結一致、勤奮敬業,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村內小手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發達,“董”、“杜”、“孟”字菜刀遠近聞名;商品貿易市場繁榮;畜牧業養殖規模
文化旅游:
壽圣寺大殿時代:元地址:新絳縣澤掌鎮北蘇村宋建隆二年(961年)創建,后歷代均有修葺。現僅存元代大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建筑面積250平方米。檐下斗栱四鋪作單下昂,補間斗栱
歷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絳縣解放,北蘇村成立農會組織,實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選舉產生村長、副村長、委員,屬第四區。
1953年,村中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屬北蘇村鄉。
1956年,屬澤掌鄉。
1958年公社化后,屬北蘇村管理區。
1961年撤銷澤掌人民公社下轄的管理區,改稱北蘇生產大隊。
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負責政工、武裝、生產、文教、衛生等工作。
1984年撤銷革命委員會,由村民選舉產生北
周邊相關:
北蘇村附近有新絳壽圣寺大殿、新絳龍興寺、絳州署景區、絳守居園池、稷益廟堂、絳州文廟等旅游景點,有新絳云雕漆器、新絳遠志、絳州澄泥硯、絳州面塑、符村清蓮、羊雜爛等特產,有絳州鼓樂、新絳面塑、絳筆制作技藝、絳州木版年畫、新絳戲曲剪紙、絳州皮影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