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受益村 | 隸屬:橫河鎮 |
區劃代碼:140522106207 | 代碼前6位:1405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古代有一年遭受大旱,四周村莊禾苗大部分枯死。唯此山高林茂,莊稼長勢喜人,秋天獲得好收成,大旱大災得到了大自然的益處,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受益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受益村基本情況
山西省陽城縣橫河鎮受益村位于陽城縣西南48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一公里,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大溝深是最顯著的特點,支部共五個黨小組,54名黨員,全村五個自然莊,242戶,568口人,現有耕地920余畝,是2010年省級新農村建設推進村。兩委依靠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和全體黨員干部的創造力,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經濟,最大限度讓老百姓得到實惠,黨支部曾多次受到了縣委和鎮黨委的表彰獎勵。獲得了“先進黨組織”、“紅旗黨組織”、“五好基層黨組織”、“文明和諧村”、等先進模范榮譽。
近年來,受益村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努力解決民生問題。以改善村民生存環境為突破口,抓住黨的惠農政策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橫河村,合作化時為受益農業社;公社化時為橫河管區;1961年為受益大隊;1984年改為受益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行政村合并,馬煉村和受益村合并,設立新的受益村。
周邊相關:
受益村附近有皇城相府、郭峪古城、陽城海會寺、蟒河自然保護區、天官王府旅游區、孫文龍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陽城山茱萸、陽城花椒、陽城桑葚、陽城蠶繭、析城山小米、山西山萸等特產,有皇城重陽習俗、喬氏“法花”陶瓷傳統手工技藝、陽城犁鏡澆鑄技藝、陽城桑蠶習俗、大樹秧歌、陽城綿紙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