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思西村 | 隸屬:泥屯鎮 |
區劃代碼:140122103201 | 代碼前6位:1401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思西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廳確定思西村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思西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全村960余戶,2900余人,現有土地面積40000余畝,耕地面積6300余畝,退耕還林4000余畝,是全縣面積最大的自然村。思西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距省城太原只有25公里,交通便利,臨近高速出口,東西北三面環山,具有背風朝陽,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氣候特點。周邊無任何企業污染,天然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非常適宜搞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
全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種植為主,生產方式依舊是粗放式的傳統耕作方式。歷年來曾以:荊條編織、養殖蛋雞、種植旱地西紅柿、養殖奶牛等作為經濟支柱。以發展小型而零散的商業貿易、建筑業、交通業、服務業以及勞務輸出等為輔助產業。
思西村現為太
文化旅游:
紅色革命遺址白銀翠故居:白銀翠故居位于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這里山高樹茂,水源豐富,牧坡廣闊,空氣清新,特產“白馬掌小米”色澤金黃,營養豐富,遠近馳名;“國光”蘋果為部優產品;中兵酥梨、歸朝紅
歷史沿革:
1949-1952年歸屬陽曲縣第二區泥屯村,1953年為第二區泥屯鄉,1954-1957年歸屬為泥屯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更名為思西大隊,1958-1983年歸屬為泥屯公社,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分開,
周邊相關:
思西村附近有白銀翠故居、青龍古鎮、青草坡鄉村莊園、太原方特東方神畫、北社西林寺、青龍鎮文昌宮等旅游景點,有陽曲小米、太原五加皮、陽曲大蒜、白馬掌小米、陽曲白桃、陽曲國光等特產,有廟會(晉祠廟會)、晉陽花饃、并州刀剪制作技藝、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藝、晉陽風火流星等民俗文化。
白銀翠,于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人。1939年7月,洪學智與張文夫婦的女兒洪醒華出生。不久洪學智率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大隊學員隨抗大總校開赴太行山抗日前線。部隊轉移到陽曲境內日軍-線時,為方便行軍,抗大校長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