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五渡社區 | 隸屬:五渡服務中心 |
區劃代碼:140311450013 | 代碼前6位:14031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晉C |
長途區號:0353 | 郵政編碼:045000 |
城鄉分類:特殊區域 | 分類代碼:123 |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下五渡社區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下五渡村位于開發區東區,全村993戶,2790口人,黨員61人,村民代表41人。占地面積兩平方公里,相鄰開發區西區,村的四周由白蔭鐵路、石太鐵路、207國道環繞。開發區大連東路貫穿下五渡村東西,南北由李白公路貫通,交通十分便利,人口流動頻繁,地處我市城鄉結合部。
近年來,下五渡村在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社會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穩定、和諧、民生、發展”為主題,建設新農村為目標,積極為群眾謀利益、辦實事、辦好事,有效推進了村級各項工作良好發展。
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隨著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黨員人數增至61人,為了便于黨員隊伍的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
歷史沿革:
1953年4月,實行區鄉制。
區領鄉,鄉統村。
1956年3月實行區鄉制。
下五渡村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下設8個生產隊。
1958年9月,撤銷鄉制,建立人民公社;下五渡建立管理區,下設8個生產隊。
1984年5月,實行鄉(鎮)村制,政社分開。
撤銷生產大隊,選舉村民委員會;下五渡生產大隊改稱下五渡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陽泉市郊區李家莊鄉人民政府。
1993年4月下五渡村劃歸陽泉經濟及技術開發區至今。
2020年2
周邊相關:
下五渡社區附近有百團大戰紀念館、藏山風景區、桃林溝、娘子關、陽泉翠楓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定黃瓜干、平定冠山連翹茶、仙人紅薯、平定砂器、陽泉鐵鍋等特產,有平定武迓鼓、盂縣趙氏孤兒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