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解州村 | 隸屬:解州鎮 |
區劃代碼:140802100216 | 代碼前6位:1408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據《皇帝經敘》載,皇帝殺蚩尤,其血化為鹵,今之,解州是也,地之所以名解,以蚩尤解得名,五代后漢始置解州,地名沿用至今。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 黃帝詳細信息++
蚩尤約在4600多年以前,黃帝戰勝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河北省涿鹿縣境內現存有軒轅丘、蚩尤墳、黃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 蚩尤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解州村位于運城市區西南20公里處,南靠巍巍中條,北依粼粼硝池,東襟百里鹽湖,西望風陵古渡,是解州鎮政府所在村。
解州村現轄11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430人,1704戶。耕地面積2656畝,2011年人均純收入8000元。轄區內共有省、市、區、鎮單位78家,有全市最大的鋁廠,有全國著名最大的天海泵業有限公司。近年來,以鑄造、冶金、建材、化工、泵業制造、運輸等為主體的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占全鎮國內生產總產值的重頭。
解州村交通便利,南同蒲鐵路,水永公路橫貫東西,解芮公路、解臨公路縱貫南北。解州村歷史悠久,史稱“三晉明珠”,一直是鹽湖區西半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鎮村內商貿繁榮,設有蔬菜
文化旅游:
解州同善義倉時代:清地址: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解州村紅旗街據碑碣資料記載,清光緒三年(1877)河東大旱,光緒六年(1880)建此糧倉。整體布局為坐南朝北,二進院布局,為前院后倉。東西寬59.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后,屬解縣第一區;1953年政區調整,屬解縣城關鎮;1955年5月,解縣、虞鄉合并,屬解虞縣城關鎮;1958年,屬于運城縣解州公社解州管區,解州村改稱解州生產大隊;1961年,屬于運城縣解州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5月,恢復鄉鎮建制,解州生產大隊更名為解州村民委員會,屬運城市(縣級)解州街道;1997年5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運城市(縣級)解州街道,設立解州鎮,解州村民委員會隸屬
周邊相關:
解州村附近有解州同善義倉、解州關帝廟、舜帝陵廟、運城鹽湖(中國死海)、鳳凰谷森林公園、運城九龍山自然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王過酥梨、運城鹽池大鹽、運城鹽池黑泥、糖豆角、黍面油糕、運城池鹽等特產,有運城河東制鹽技藝、鹽湖龍燈舞、鳴條二月二四圣出巡古廟會、武氏中醫脾胃派療法、土布制作技藝、侯村花船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