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村莊村 | 隸屬:王范鄉 |
區劃代碼:140802202203 | 代碼前6位:1408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為劉村之派生村,因村中有“晉竹林劉夫子惟伶之墓”,村南立有“劉伶故里”牌樓,得名劉村莊。后劉姓人家遷走,村仍以劉村莊為名。
劉伶(約221~292) 字伯倫。晉沛國(今淮北市)人。魏末曾任建威將軍。晉武帝時對策,申述“無為而治”之義被黜。司馬氏擅權,伶縱酒放浪以示對黑暗統治的滿及對禮法的 蔑視。黨乘鹿車;攜壺酒,使人荷鍬相隨,道:“死便埋我”。與阮籍、嵇康等合稱…… 劉伶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明未崇禎年間,安邑縣四大鎮之一霍陽鎮,因該鎮兵器廠所制弓箭被官兵所用,闖王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從陜西經茅津度入晉,一員大將被箭射傷左臂。闖王大怒率兵直撲霍陽鎮,用火將該鎮燒毀。霍陽鎮東北方向有一村莊叫劉村,實際上就是該鎮的東關。當時李闖王軍隊就扎在此,劉村有一座壽院叫壽圣壽,當時李闖王火燒霍陽鎮時,正逢寺內主持壽誕,他們熱情設宴招待李闖王,所以劉村才幸免一劫。
劉村相傳是于霍陽鎮同期所建,年代已久,住有百十戶人家,主要從事農業、釀酒,村子內有“晉竹林劉夫子惟伶之墓”而得名。村南門三間牌樓上有“劉伶故里”四個大字,劉伶是酒仙,所以該村有釀酒作坊多個。由于當時勢局不穩,戰爭紛紛,致使村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屬安邑縣第三區;1953年政區調整,屬霍趙鄉;1958年,屬上郭公社霍趙管理區;1961年,劉村莊改為劉村莊生產大隊,屬于王范公社管轄;1984年5月,恢復鄉鎮建制,劉村莊生產大隊更名為劉村莊村民委員會,屬運城市(縣級)王范鄉;2000年,撤地設市,屬運城市鹽湖區王范鄉至今。
周邊相關:
劉村莊村附近有解州關帝廟、舜帝陵廟、運城鹽湖(中國死海)、鳳凰谷森林公園、運城九龍山自然風景區、南風廣場等旅游景點,有王過酥梨、運城鹽池大鹽、運城鹽池黑泥、糖豆角、黍面油糕、運城池鹽等特產,有運城河東制鹽技藝、鹽湖龍燈舞、鳴條二月二四圣出巡古廟會、武氏中醫脾胃派療法、土布制作技藝、侯村花船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王范鄉·劉村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