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陽圈村 | 隸屬:姚孟街道 |
區劃代碼:140802008215 | 代碼前6位:1408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古時有一只羊,跑到此包被圍住,后將此地叫羊圈,后改為陽倦。另一說,很早以前此處是一個海底,經過長時間的日照焦泥成卷,被最早居住此地的學士取名為陽倦。
基本介紹:
陽倦村:地處姚孟辦以東,北倚引黃干渠,南臨運城職業技術學院,全村有 3個居民小組,兩委班子6人,黨員30人,代表21人,全村共308戶,942人,土地占有面積2400畝,以征用600多畝土地,目前正在進行運城市植物園342畝的征地任務,陽倦村無學校、無企業,村共有9家餐飲,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
陽圈村與陶上村、皮革城社區、留駕莊村、五洲觀瀾社區、天茂城社區、華源豪庭社區、姚孟村、曲渠村、岳壇村、呂儒村、新南村相鄰。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后,屬安邑縣第四區;1953年政區調整,屬安邑縣陶上鄉;1958年,屬運城縣運城公社原王莊管理區;1961年,成立陽倦生產大隊,屬運城縣原王莊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5月,恢復鄉鎮建制,陽倦生產大隊更名為陽倦村民委員會,屬運城市(縣級)姚孟鄉;2000年,撤地設市,屬運城市鹽湖區姚孟鄉管轄;2001年3月,隸屬于鹽湖區姚孟街道辦事處;2020年合并行政村,壕頭村與陽倦村合并為陽倦村,屬
周邊相關:
陽圈村附近有解州關帝廟、舜帝陵廟、運城鹽湖(中國死海)、鳳凰谷森林公園、運城九龍山自然風景區、南風廣場等旅游景點,有王過酥梨、運城鹽池大鹽、運城鹽池黑泥、糖豆角、黍面油糕、運城池鹽等特產,有運城河東制鹽技藝、鹽湖龍燈舞、鳴條二月二四圣出巡古廟會、武氏中醫脾胃派療法、土布制作技藝、侯村花船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姚孟街道·陽圈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