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泓芝驛鎮 | 隸屬:鹽湖區 |
區劃代碼:140802103 | 代碼前6位:1408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轄區面積:約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張岳村 | ~200 | 村莊 | 張岳村是由張岳和張半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現有10個居民組,550戶,2270口人,土地5000余畝,主導產業是酥梨,是山西唯一的千畝梨園。張岳,方言琢…[詳細] |
泓芝驛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泓芝驛村地處鹽湖區西北方向,是泓芝驛鎮政府所在地。該村現有6個居民組,393戶,1562口人,耕地面積2849畝,主導產業是酥梨。糖豆角作為泓芝驛村非…[詳細] |
董杜村 | ~202 | 村莊 | 董杜村位于泓芝驛鎮政府北200米處,北靠峨嵋嶺,前瞻涑水河。該村現有3個居民組,289戶,1104口人,以酥梨為主導產業。董杜村又叫董頭村。因該村人多…[詳細] |
西翟底村 | ~203 | 村莊 | 西翟底村位于泓芝驛鎮東南與北相東翟底接壤,該村現有8個居民組,2050人,500余戶,5240畝耕地,以酥梨為主導產業,兼運輸業和外出打餅子。西翟底村…[詳細] |
孫余村 | ~204 | 村莊 | 孫余村地處峨嵋嶺下,涑水河畔,全村現有4個居民組,202戶,810口人,耕地面積2300余畝,以酥梨、肉雞養殖為主導產業。據家譜記載,該村由一個姓“孫…[詳細] |
累德村 | ~207 | 村莊 | 累德村位于涑水河北岸,運稷路北。現有4個居民組,838人,2700余畝耕地,以酥梨為主導產業。累德村自古民風淳樸,崇孝尚德,《安邑縣志》:紐因,南北朝…[詳細] |
喬陽村 | ~208 | 村莊 | 喬陽村位于涑水河南,全村現有16個居民小組,629戶,2300口人,4860畝耕地,以棗和外出打餅子為主導產業。該村的“千層餅”是歷史上享有盛名的民間…[詳細] |
東莊村 | ~210 | 村莊 | 東莊村位于涑水河畔,全村現有3個居民小組,921口人,耕地面積1872畝,以種植酥梨為主導產業。東莊村系康熙四十八年遷居于此,至今已近400年之久,曾…[詳細] |
寨里村 | ~211 | 村莊 | 寨里村位于泓芝驛鎮以南,是泓芝驛鎮最大的一個村,全村現有14個居民組, 3218口人; 7213畝土地,以酥梨、糧棉和外出打餅為主導產業。寨里村原名薛…[詳細] |
王過村 | ~213 | 村莊 | 王過村地處峨嵋嶺臺地前沿,是山西省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全村共4個居民組,350戶,1467人,3500畝耕地,主導產業是酥梨,它以個大、皮薄、核小、…[詳細] |
北古村 | ~214 | 村莊 | 北古村位于運稷路東一公里處,地處北相、上郭、馮村四個鄉鎮交匯處。現有4個居民小組,178戶,781人, 2693畝土地,以蘋果、酥梨和大棚蔬菜為主導產…[詳細] |
郭半村 | ~215 | 村莊 | 郭半村位于泓芝驛鎮正北四里的峨嵋嶺中脈之處。全村共3個居民組,800口人, 2300畝土地,以酥梨為主導產業。該村海拔300-400米,由于其獨特的地…[詳細] |
店頭村 | ~216 | 村莊 | 因是南店村與北店村合并而來,故名店頭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相傳古時,該地為北驛路馬號住址,驛號在真武廟后,廟前有一水池,池中有草為紅色,馬因困乏有病,驛站的人便牽到池邊,飲水食草,病立即就好,人稱草為靈芝,故名。
基本介紹:
運城市轄鎮。1958年建曙光公社,后更名泓芝驛公社,1984年設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22.5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1.9萬。轄泓芝驛、張岳、東莊、寨里、西翟底、郭半、董杜、孫余、北店、王過、北古、南店、寨頭、喬陽、余林、累德1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棉花,特產酥梨、相棗、糖豆角。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安邑縣第四區。
1953年5月設立泓芝驛鄉,隸屬于安邑縣,1958年11月后歸運城縣管轄,1960年5月成立泓芝驛人民公社,下設16個生產大隊。
1984年5月成立泓芝驛鎮政府,轄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泓芝驛村,2000年8月歸運城市鹽湖區管轄,下轄16個村民委員會。
王過酥梨是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王過村的特產。王過酥梨果實大,色澤金黃,皮薄,肉質細嫩潔白,汁多味甜,酥爽可口,為梨中上品。王過酥梨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王過酥梨,產于運城鹽湖區王過村。由
泓芝驛名產“糖豆角”起源于秦朝,始為民間食品,距今將近2000年。河東一帶人們探親訪友,往往喜歡以鹽湖區泓芝驛鎮的歷史名產“糖豆角”作為禮品。這不只是因它做工精巧,味道酥甜,更重要的是它的來歷,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