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臨汾市 > 翼城縣 > 王莊鎮 > 王莊村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王莊鎮王莊村

[移動版]
地名:王莊村隸屬王莊鎮
區劃代碼:141022106200代碼前6位:141022
行政區域:山西省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晉L
長途區號:0357 郵政編碼:041000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分類代碼:210

地名由來:

介子推偕母隱居綿山被焚的故事在翼城廣為流傳。公元前655年,晉國內亂,重耳出逃,流亡他國,介子推隨從重耳度過了19個春秋,歷盡顛沛流離,艱辛危困。重耳在流亡途中糧盡食絕,饑餓難忍時,介子推毅然從自己大腿上割股煮湯為重耳充饑,真可謂是一位忠心耿耿、以身報主的良臣。然而,重耳回國即位后大封有功之臣,卻獨獨忘了介子推,待事后想起時,不圖出仕的介子推已攜老母隱居于翼城封比村北的小綿山。明末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中說:晉文公曾親自去深山尋找介子推,遍尋不見,聽從臣屬之計,縱火燒山,欲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決意不出,最后母子相抱,被焚死于枯柳之下。這情節可能出于后人的渲染,但介子推隱居深山而死于深山,卻是事實。他功成身退、厭惡仕途、不求封賞、潔身自好、寧死不俗的情志,歷代為人們所稱頌。民間自古有“南屈原、北介子”的說法,百姓把忠君孝母的晉國貴族介子推與憂國傷政的楚國貴族屈原相匹比,足見其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唐代詩人盧象的《寒食》詩句“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寒食節”是為紀念介子推而設的原委。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忠孝千秋的隱士,其故里本在今翼城縣王莊鄉,卻至今仍有介休、靈石、夏縣諸說,不能不為之一辯。清代翼城文人馬毓琛在其《小綿山吊古》詩未云:“介潔相傳由來久,誰知姓名是王光”。歷代翼城縣志將介子推收錄在“仙釋”篇中也云:“介之推,姓王名光,晉人也;隱而無名……”,并又記:“文公知之,遣數千人以玉帛禮之不出,后三十年有見在東海邊賣扇者,久之,莫知所在……”;對晉翼古史研究貢獻突出的明末清初翼城文人王師夔在其所撰《翼人物考》中言:“介子推生王莊”;且翼城自古就有介子推生于王莊的傳聞。斷定介子推姓王名光,便可佐證介子推故里在翼城王莊村。漢代劉向《列仙傳》載:“介之推,姓王名光,晉人也”;并言其“它書謂光實”,意即別的書上記載其名叫王光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康熙版《平陽府志》也載:“介之推,姓王名光,晉人也。未焚,東海賣扇”,與翼城縣志記載吻合。證明介子推被燒死一說完全出于后人的附會。在沁源縣郭道鎮綿上山腳下的伏貴村也有個介子推墓冢,立有兩塊石碑。一塊是乾隆二十五年所立,正面為:“皇帝萬歲,晉國賢潔惠侯王公介子推諱光之墓”;一塊是乾隆三十八年所立,上書:“故晉國賢潔惠侯王公諱光之墓”。此碑言墓主便直稱王光,而不言子推。就連傳說介子推隱居在介體綿山并卒葬于此的介子推墓前也有一碑,是乾隆年間所立。上書漢文帝時介休人宋昌吊介子推賦,辭日:“尋覓賢蹤,淚灑青山……驪姬作亂,公子流亡……介公從之,甘苦同嘗……晉侯復國,封土賜壤,惟公逃祿,隱吾家山,守志不出,羽化登仙,東海賣扇,化名王光”。此處也提到介子推姓王名光,所言東海賣扇又與歷代《翼城縣志》記載相同,再結合今人考證“文公燒山”純系后人編造,介子推東海賣扇是真。寒食焚火是由歷史上的“改火”習俗演變而來,與介子推沒有可靠的歷史聯系。據《周禮·秋官·司恒氏》的記載,當時仲春已有火禁,只是漢末蔡邕的《琴操》開始把禁火與介子推聯系在一起,并與當地實有的山川結合成一體,使這一故事的假象更有來龍去脈,既增加了它的歷史文化內涵,又增加了它的真實可信感。但歷史畢竟是歷史,王光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就是王光,是地地道道的翼城王莊人。同樣,介子推的隱居地在翼城綿山而不在介休綿山。公元前632年,晉文公復國后,介休一帶不屬晉國轄地,霍山以北尚為戎狄所據,介子推不可能與母親去陌生的異國尋覓隱身之處,晉文公也不可能以狄人之地封賞介子推。對黃土高原歷史地理頗有研究的史念海教授曾說:“綿上,舊說在今山西介休縣,然其地在霍山以南,不得更在其北”。明末考據家顧炎武根據歷史上“晉侯蔸于綿上以治兵”和“趙簡子迎宋樂祁飲之酒于綿山”兩則史料推論,樂祁自宋赴晉,不會走河西介休這條道,據此否定介子推隱居的綿山在介休,而以翼城小綿山靠近絳都,認為趙簡子迎樂祁并與之飲酒的綿山就在翼城,并以此推論介子推隱于翼城綿山。且就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介休綿山通天拔地,險象橫生,介子推赤手空拳如何敢攜老母上達介休綿山,即便苦心攀上去,此山森林茂密,又如何生息,這決非忠士孝子所為。而翼城封比村北的小綿山,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則距絳都較近,山勢低矮,背老母上山不成問題;二則春秋時代這里氣候濕潤,生態良好,與老母開辟幾畝薄田也很現實,且晉文公“遣數千人以玉帛禮之”也符合此山的形勢,而介休綿山縱然遣數萬人也難以把持。“以玉帛禮之”說明介子推并未被焚,根據“東海賣扇”的傳說,很可能介子推隱居于翼城綿上,在葬其老母后便云游東海賣扇,三十年后曾有人見之。年事已高后便思葉落歸根,有可能回到沁源的郭道鎮便隱居于此,將此山稱為綿上,并卒葬于此。這也就是沁源縣郭道鎮伏貴村綿山碑文有“王光”一說的證據,雖《翼城縣志》有小綿山是為紀念介子推易名而來,但即便是本縣的縣志,也并非記本縣事就完全準確無誤。故作詩云:“介公原名是王光,故里翼城王莊鄉。隱居履釜稱綿上,解張憤作龍蛇章。文公燒山彌天慌,東海賣扇奔波忙。葉落翻飛沁源處,節如松柏千古揚。”。

基本介紹:

王莊村是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王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14102210620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141022。郵政編碼為041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357 ,車牌號碼為晉L。王莊村與范村村、龍女村、北丁村、新村村、丹朱村、棄里村、辛安村、辛史村、孝義村、古署村、董家洼村、鄢里村、史伯村、鄭莊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覆釜鄉;公元1917年,屬五區,稱王莊編村;公元1939年,屬五區,稱王莊行政村;1953年5月,屬北丁鄉;1956年3月,屬王莊鄉;1958年8月,屬先鋒人民公社;1984年12月,恢復王莊鄉,稱王莊村民委員會;2021年3月,根據《翼政發〔2021〕9號》文件,將王莊鄉區劃設立為王莊鎮。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王莊村附近有佛爺山景區翼城古城景區翼城綿山景區歷山景區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翼城大河口遺址等旅游景點,有翼城蘋果翼城翅果隆化小米翅果油樹銀耳湯翼城十大碗等特產,有翼城花鼓翼城老虎上山翼城西閆民歌翼城渾身板翼城孝義旱船翼城堡子河蚌舞等民俗文化。


王莊鎮行政區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