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寧村 | 隸屬:城西街道 |
區劃代碼:140881001210 | 代碼前6位:1408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大寧,清道光年間為避皇帝“旻寧”諱號,更名大凝,民國年間,后人在“大”字加點改為“太”字,“凝”字復為“寧”字,易名太寧,寓意村民太平安寧。有東太寧、西太寧2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太寧村東臨任陽、西接蒲州,位于城西街道西南,下轄三個居民小組,420戶,1230人,耕地面積1818畝。近年來,在黨建服務民生工作的統領下,太寧村兩委干部緊緊扭住產業發展、改善民生不動搖的發展思路,加快美麗鄉村的建設步伐,進一步促民增收 。產業發展上:搶抓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好機遇,積極發動組織群眾調整產業結構,依托農業龍頭企業沃華集團的龍頭帶動作用,流轉土地500余畝建設太寧沃華集團大蔥基地,解決100余人就業,年增加農民純收入150余萬元。改善民生上:大力度改善人居環境,對太寧村的村容村貌、生產生活環境整體進行上檔升級。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動員會后,村兩委干部發動群眾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取得
歷史沿革:
清和民國時期隸屬永濟縣。
1947年隸屬永虞縣二區。
1950年隸屬永濟縣一區。
1953年隸屬永濟縣一區姚溫鄉。
1956年隸屬新盛鄉先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并入運城縣,隸屬永濟人民公社太寧管理區。
1961年5月復歸永濟縣,設立太寧生產大隊,隸屬蒲州人民公社。
1962年隸屬莊子人民公社。
1964年隸屬任陽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太寧生產大隊,設立太寧村民委員會,隸屬任陽鄉。
2001年隸屬
周邊相關:
太寧村附近有普救寺、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鸛雀樓、神潭大峽谷、堯王臺景區、雪花山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永濟大櫻桃、永濟蘆筍、蒲州青柿、老勁子麻花、任陽鄉柿餅、任陽紅棗等特產,有蒲州梆子、惠暢土布制作技藝、桑羅酒制作技藝、永濟飛獅、張營小米醋釀造技藝、運城關公信俗等民俗文化。